鸿归重枉豫章书,不向钧天梦帝居。
若使府公誇束带,便携妻子入匡庐。
鸿归重枉豫章书,不向钧天梦帝居。
若使府公誇束带,便携妻子入匡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友人于鳞的第二封回信。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鸿归重枉豫章书”,诗人以鸿雁南归比喻友人于鳞的来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不向钧天梦帝居”一句,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钧天”、“帝居”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之意。
“若使府公誇束带,便携妻子入匡庐。”这里诗人设想如果友人能获得官场的荣华,他就会带着妻子一同前往庐山隐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成功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风雨如晦飞龙乖隔每一讽咏泪下绠縻然又有私慰焉”,诗人以风雨晦暗的天气象征与友人之间的隔阂,每当吟诵友人的诗作时,心中就充满了悲伤与怀念,同时也有对友人的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对花时节不曾忺。
见花残。
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
待眠。
未眠。
事万千。
也问天。
也恨天。
髻儿半偏。
绣裙儿、宽了还宽。
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碧黯塞榆,黄销堤柳,危栏谁料重抚。
才情犹未减,指点惊如许。
当时共伊东顾。
为辞家、怕吟鹦鹉。
衮衮波光,悠悠云气,陶写几今古。
生尘每怜微步。
渺江空岁晚,知在何处。
土花封玉树。
恨极山阳赋。
吹芗扇底余欢断,怎忘得、阴移庭午。
离别苦。
那堪听、敲窗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