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喜得平安信,萧寺楼居日掩扃。
湖近浪摇窗影白,地偏苔没屦痕青。
群贤方结莲花社,小楷犹钞贝叶经。
岁晚扁舟归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
客来喜得平安信,萧寺楼居日掩扃。
湖近浪摇窗影白,地偏苔没屦痕青。
群贤方结莲花社,小楷犹钞贝叶经。
岁晚扁舟归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应芳对友人顾隐君在法喜寺楼居生活的赞赏与感慨。首句“客来喜得平安信”,表达了对友人平安消息的欣慰之情。次句“萧寺楼居日掩扃”,写出了友人清修的生活状态,寺中生活宁静,门户常闭。
第三句“湖近浪摇窗影白”,通过湖水和窗影的描绘,展现出环境的静谧与湖光的明亮,暗示友人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第四句“地偏苔没屦痕青”,进一步强调寺中僻静,只有青苔见证了友人的足迹。
第五句“群贤方结莲花社”,点出友人与志同道合者共同研习佛法,结社修行的场景。第六句“小楷犹钞贝叶经”,赞美友人抄写佛经的专注与虔诚,体现了他的修行生活。
最后两句“岁晚扁舟归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想象友人在年终时乘舟归乡,期待能与渔父一同度过寒冷的汀洲,流露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敬佩和对友情的深沉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