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
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松树图景。开篇“寒松耸拔倚苍岑”,通过“耸拔”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松树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坚强姿态,而“倚苍岑”则营造出一幅高远的山峦景观。紧接着,“绿叶扶疏自结阴”,即便是在严冬,松针仍旧郁郁葱葱,自然地形成了一片浓荫。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松树在寒冷季节中生命力顽强的特性。
以下几句“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诗人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山大川、古迹遗址的怀念与关注。其中,“丁固”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宰相,他在任职期间曾梦到一片松林,醒后仍对那梦境念念不忘;“秦王封日”,则是指秦始皇东巡至泰山时封禅的典故。诗人通过这两处历史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被历代帝王所重视、加以封 禅的大自然景观的深情。
接下来的“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则是描写诗人的隐逸生活。诗人选择在春分这一天(“正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春分),独自栖息于高远的松树之下,与孤鹤为伴,而不愿意让繁多的鸟儿宿于枝头。这两句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淡泊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踰深”,进一步强化了松树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形象。诗人赞美松树在其他树木凋零之后依然挺立,保护着自己不受霜雪侵袭,枝叶之间还能保持一份翠绿。这两句也是全诗情感与意境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超脱尘嚣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物华空有旧池塘。
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
欲凭危槛恨偏长。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
宝衣行雨在云端。
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
猿啼明月照空滩。
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
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娉婷。
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
臂留檀印齿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长,尽思量。
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
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
一枝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
雁归,人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