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
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
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连绵不断的阴雨景象,以及这种恶劣天气带给人们的不适与忧虑。开篇“□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秋日的寒冷与连续的雨水,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表达了秋天阴冷潮湿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这种环境下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诗人巧妙地用“酸病骨”形容秋气的侵蚀,以及“夜滴”这种细微而持续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两句则转向外部环境的描写。这里的“剧盗”可能指的是猛兽或者强盗,而“馀田”则是荒废的田地。这两者在诗中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
末尾的“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黑暗与时间的流逝。没有灯光的夜晚显得格外阴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浓烈。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秋天连绵雨水、自然环境与人心世界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社会不安以及个人内心困扰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