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疏月到簟,高卧独依违。
黄鸟声何急,青山梦亦非。
一庵烟水阔,千里雾云微。
无限伤心处,孤城人影稀。
帘疏月到簟,高卧独依违。
黄鸟声何急,青山梦亦非。
一庵烟水阔,千里雾云微。
无限伤心处,孤城人影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月光洒在竹席上,他独自躺卧,思绪万千的情境。黄鸟的急促叫声与梦境中的青山形成对比,暗示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变化。庵堂被烟水环绕,显得格外幽静,远处的雾云则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最后,诗人将情感聚焦于孤城中稀疏的人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无奈与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瞻山若可登,登山未可即。
驱马入烟云,披衣乱荆棘。
急湍隔危途,弃乘贾足力。
藓滑鲜人踪,芝残多鹿迹。
方讶青霭回,瞥见红寺出。
寺上落飞泉,匹练几千尺。
建瓴悬青天,奔虬凌白日。
水气散瑶光,含灵变颜色。
悚身不敢前,倚树惊战慄。
山僧致野情,摘果慰喘息。
幽禽时一鸣,清响彻遥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