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千山杂咏四首·其一》
《游千山杂咏四首·其一》全文
清 / 戴梓   形式: 古风

瞻山若可登,登山未可即。

驱马入烟云,披衣乱荆棘。

急湍隔危途,弃乘贾足力。

藓滑鲜人踪,芝残多鹿迹。

方讶青霭回,瞥见红寺出。

寺上落飞泉,匹练几千尺。

建瓴悬青天,奔虬凌白日。

水气散瑶光,含灵变颜色。

悚身不敢前,倚树惊战慄。

山僧致野情,摘果慰喘息。

幽禽时一鸣,清响彻遥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千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种种景象和心境变化。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与探索欲:“瞻山若可登,登山未可即。” 展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挑战精神。接着,“驱马入烟云,披衣乱荆棘” 描绘了登山途中艰难险阻,但诗人并未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急湍隔危途,弃乘贾足力。”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登山的艰辛,水流湍急,道路险峻,诗人不得不放弃乘坐,依靠双脚前行。随后,“藓滑鲜人踪,芝残多鹿迹。” 描述了山间环境的原始与荒凉,苔藓覆盖,少有人迹,鹿群活动频繁。

“方讶青霭回,瞥见红寺出。” 这两句转折,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诗人惊讶于云雾散去后,红墙绿瓦的寺庙突然出现在眼前,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寺上落飞泉,匹练几千尺。” 描述了寺庙上方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如同一条长长的白练,气势磅礴。接下来,“建瓴悬青天,奔虬凌白日。” 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仿佛悬挂在青天之上,奔腾的水流冲破白日的光芒,充满力量与生机。

“水气散瑶光,含灵变颜色。” 水气在阳光下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色彩随光线变化而变化,展现出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最后,“悚身不敢前,倚树惊战慄。” 表达了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敬畏之情,诗人不敢轻易靠近,只能倚靠树木,内心激动不已。

“山僧致野情,摘果慰喘息。” 在这自然美景之中,山僧的出现为诗人带来了安慰与宁静,他们分享果物,让疲惫的旅人得以休息。最后,“幽禽时一鸣,清响彻遥碧。” 以鸟鸣声结束,清脆悦耳,回荡在遥远的碧空之中,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戴梓
朝代:清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五日同使君谒子贡祠对酌·其一

旧宰祠堂背郭横,肩随旅拜向檐楹。

千年墙室窥瞻好,五日椒兰感慨生。

拂坐薰风思解愠,盈卮蒲酒对澄清。

执鞭岂为文章业,所至长留奕奕名。

(0)

夏日同游李氏园·其一

亭子高连睥睨齐,相逢倒屣共君跻。

尊开北海凭溪转,坐对西山返照低。

金阙晓开云外拥,玉楼烟袅雨中迷。

清时休沐堪乘兴,刻烛新诗子夜题。

(0)

访曾明吾

为谁挂席趋炎海,忽尔穿松到夜关。

满眼交游吾白发,侧身天地此青山。

蛟龙涛浪秋仍壮,鸟雀园林晚独还。

偃蹇尚怜丛桂内,他年寒色共君攀。

(0)

送廖大夫解绶归闽

石洞归耕卧白云,幔亭招隐又逢君。

举杯闽越飞鸿远,把袂江楼比翼分。

尘世几回伤按剑,北山无复更移文。

他年相访渔樵地,九曲溪边对夕曛。

(0)

登太和山·其一

缥缈灵光信有无,秋高天柱倚踟蹰。

云扶汉畤藏仙箓,天福燕京护帝符。

宣室席前怜贾谊,茂陵书就愧相如。

悲风落日增萧瑟,极目中原一雁孤。

(0)

送侄男兆备兵宁绍·其一

滇池节钺回三殿,横海楼船壮四明。

虎旅旧传君子阵,鲸波今为圣人平。

天清蜃气通蓬岛,霞起鸾标见赤城。

自合寻仙求大药,东夷无用请长缨。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