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双柏摇清秋,高标夭矫枝相纠。
常疑风雨昼冥晦,平地堕下双蛟虬。
灵根自是来新甫,尚觉徂徕差媚妩。
气接中天云雾深,节经朔地冰霜苦。
阅世不知今几时,前人遗植后人思。
雨淋日炙苍藓合,扶持定想烦灵祇。
附日贞心应自重,长材欲效明时用。
只今未必凌云霄,正直终看作梁栋。
蜀相祠前空郁蟠,巴东县里亦曾看。
何如此树植此地,饱滋雨露栖凤鸾。
地隔尘凡自孤凛,仰止吾来常敛衽。
莫嗟匠石迟斧斤,赢得骚人费题品。
吁嗟此柏亦遇时,蟠踞落落真瑰奇。
君看山中岂无大木倚绝壁,槁死蒿莱谁得知。
玉堂双柏摇清秋,高标夭矫枝相纠。
常疑风雨昼冥晦,平地堕下双蛟虬。
灵根自是来新甫,尚觉徂徕差媚妩。
气接中天云雾深,节经朔地冰霜苦。
阅世不知今几时,前人遗植后人思。
雨淋日炙苍藓合,扶持定想烦灵祇。
附日贞心应自重,长材欲效明时用。
只今未必凌云霄,正直终看作梁栋。
蜀相祠前空郁蟠,巴东县里亦曾看。
何如此树植此地,饱滋雨露栖凤鸾。
地隔尘凡自孤凛,仰止吾来常敛衽。
莫嗟匠石迟斧斤,赢得骚人费题品。
吁嗟此柏亦遇时,蟠踞落落真瑰奇。
君看山中岂无大木倚绝壁,槁死蒿莱谁得知。
这首《双柏行》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对两株柏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精神内涵。
诗开篇以“玉堂双柏摇清秋”起笔,描绘了两株柏树在秋天的清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接着,“高标夭矫枝相纠”一句,通过“高标”和“夭矫”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柏树挺拔的姿态和枝条的灵动之美。
“常疑风雨昼冥晦,平地堕下双蛟虬”,诗人想象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这两株柏树仿佛化身为两条蛟龙,从地面腾空而起,展现出其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灵根自是来新甫,尚觉徂徕差媚妩”两句,赞美了柏树的根源来自名山,即使与徂徕山相比也显得格外迷人。
“气接中天云雾深,节经朔地冰霜苦”描绘了柏树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承受着严寒的考验,体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随后,“阅世不知今几时,前人遗植后人思”表达了对柏树悠久历史的感慨,以及它对后人的启示作用。
“雨淋日炙苍藓合,扶持定想烦灵祇”描述了柏树在风雨日晒中生长,苍苔覆盖其上,需要神灵的庇佑。接下来,“附日贞心应自重,长材欲效明时用”表达了柏树忠诚于太阳,希望在明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愿望。
“只今未必凌云霄,正直终看作梁栋”暗示了柏树虽未达到极高的高度,但其正直的品质终将使其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最后,“蜀相祠前空郁蟠,巴东县里亦曾看”提到了柏树在蜀相祠前和巴东县的常见,强调了其普遍存在的意义。
“何如此树植此地,饱滋雨露栖凤鸾”表达了对柏树生长环境的赞美,认为它在雨露滋润下,吸引了凤凰栖息,象征着其非凡的气质和价值。接下来,“地隔尘凡自孤凛,仰止吾来常敛衽”强调了柏树远离尘嚣的独特性,以及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莫嗟匠石迟斧斤,赢得骚人费题品”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发现柏树价值的遗憾,同时也赞美了文人墨客对柏树的品评。最后,“吁嗟此柏亦遇时,蟠踞落落真瑰奇”总结了柏树在适当的时间遇到了赏识,成为了独特而珍贵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双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忠诚正直等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时间、空间、人事等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抱耒沧江万态捐,忽逢仙令尺书传。
关门不闭吴天紫,弟子能师蜀国玄。
琴里高山流辈少,握中明月故人偏。
还应彩笔相酬处,花发河阳第几年。
人间奇事竟何限,李生掉头西出关。
金鱼紫衫掷中道,曳耒长耕历下山。
巨灵高掌摭不住,玉女噏呓愁云鬟。
以东岳海奋生色,星河错落雄其间。
雕锼万象抉元气,从此天公不得閒。
词场雁行忝王李,怅望逸翮胡由攀。
燕京冠盖但巀嵲,狂夫往事犹能说。
酒歌哀弦下风雨,剑舞急调排虹霓。
谢榛十诗九不道,布衣吾侪甘折节。
凤凰池头失傲吏,馀子散作中原别。
已许肮脏骄青云,复将飘零斗白雪。
虽其远游足畅意,五斗往往摧余舌。
呜呼李生太奇绝,赠生两丸弄千秋,骑一黄鹄览九州。
君不见古来豪杰多自量,屈宋焉敢兼巢由。
伊人璠玙彦,履盛无婴躬。
岂鲜盈门轨,匪其径寸衷。
为寿不在年,千秋以为终。
斯道苟不芜,排卫当谁功。
沉沦知夜光,鸿鹄高天风。
枉矢射彭城,逸劲饮石梁。
谁谓汉哉广,裹糇航扶桑。
竦身太华颠,群途杳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