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
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
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
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
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
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
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
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之美,其中蕴含着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精神遗产。诗人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与禅理交融的画面。
"灵踪遗几载"表明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受,六祖大师的智慧如同时间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历久弥新。"卓锡在高岑"则是说清泉流自高远的山岭之上,象征着禅理的崇高与纯净。
接着,"妙法归何地"表达了对禅宗教义渊博无涯的赞叹,而"清泉流至今"则是说这股清泉不仅代表着禅理,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永恒而持久。
在诗的后半部分,"苔花生细细"描绘了一幅苔点缀缪、生机勃勃的小景,而"云叶映沈沈"则是说云雾缭绕之中,山谷显得更加深邃。"桂魄皎清夜"写出了一个明净的夜晚,桂花在月光下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最后,"分明六祖心"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六祖大师精神内涵的理解与传承,是对禅理深刻领悟的一种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蓬莱岧峣沧海上,玉作楼台屹相向。
共说神仙向此游,欲往从之隔弱流。
弱流㴞滔三万里,极目蓬莱何处是。
神仙有无良渺茫,若为写向丹青里。
我家会稽山水乡,蓬莱秀出东海旁。
碧桃千树閒春昼,丹阁万寻凌昊苍。
长时飞舄临高顶,海色澄澄天与永。
明月朝沉若木枝,赤日夜照扶桑影。
淋漓元气任吸呼,灵台不动光湛如。
直通天地有形外,彼大瀛海皆潢污。
此间即是神仙宅,不如涉海求灵迹。
秦皇汉武何太愚,楼船方士无消息。
凄凉往事已千年,蓬莱犹作画图传。
卷图还君三复叹,有鹤飞来横九天。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期。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