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拾遗当日醉于诗,江路寻梅兀似痴。

花底柳边真梦事,居然短褐鬓如丝。

(0)
翻译
那天我在诗的世界中沉醉,沿着江边小路寻找梅花仿佛痴狂。
在花丛柳色中,那些真是梦境般的往事,如今我穿着简朴的衣服,头发却已斑白如丝。
注释
拾遗:原指官吏捡拾遗失物品,这里指诗人沉浸于创作之中。
醉于诗:形容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的喜悦中。
江路:江边的道路。
寻梅:寻找梅花,可能象征着追求美好的事物。
兀似痴:显得非常痴迷或专注。
花底柳边:形容景色优美,如同画卷。
真梦事:真实的梦境或回忆。
短褐:简陋的粗布衣服,表示诗人生活朴素。
鬓如丝:形容头发斑白,暗示诗人年华老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日与酒、梅花为伴,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场景。"拾遗当日醉于诗"表明诗人在往昔曾迷醉于诗的意境中,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与诗歌有了不解之缘。"江路寻梅兀似痴"则描绘出诗人沿着江岸寻找梅花的情景,"兀似痴"指的是那种专注而又迷失的状态,如同痴迷一般。

"花底柳边真梦事"一句,将诗人的所见所感比喻为梦境,暗示这些美好的时刻宛如梦中之事,而"居然短褐鬓如丝"则透露出诗人年华已过,但依旧对生活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对时光流转中美好瞬间的珍视。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宿千坵市晓行

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
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
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0)

挽蹇都官

风概推诸老,霜台伟壮游。
握兰宜入从,剖竹乃为州。
早为庭闱佚,晚犹乡国忧。
甘棠遗笏在,衮衮有公侯。

(0)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

几年漫浪尚萍流,汩没京尘雪满头。
得意正浓须却雇,奉身而退是良谋。
未忘雅志怀安石,长忆平生愧少游。
归去何求闲足矣,数椽村屋一虚舟。

(0)

偕张总干章帅机同游檀溪登极目和韵

底须风景叹新亭,且听樽前贱子陈。
拚却玉山颓绿醑,莫将银海眩黄尘。
山容似画屏环立,世事如棋局几新。
惟有东风不今古,露花烟柳一般春。

(0)

雪夜不寐偶成

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忽然风递清香至,花在谁家园时开。

(0)

又和答云岩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