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初霁》
《苦雨初霁》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积阴为患恐沈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乾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0)
注释
积阴:长时间的阴雨。
沈绵:持续不断。
革去:改变。
造化权:自然的力量。
天放旧光:天空恢复原有的明亮。
日月:太阳和月亮。
地将浓秀:大地给予丰富的景色。
山川:山峦和河流。
泥途:泥泞的道路。
车声活:车辆行驶的声音活跃。
林薄:稀疏的树林。
果味全:果实完全成熟。
寄语:告诉。
残云:剩余的云朵。
好知足:要懂得满足。
河汉:天河。
油然:自然而然地。
翻译
长久的阴霾积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一旦改变,让人惊讶自然的力量。
天空重新放出旧有的光明,让日月重现,大地也将丰富的美景赋予山川。
道路上的泥泞逐渐减少,车辆行驶的声音变得活跃,树林中的果实也成熟了。
我想对残存的云朵说,要学会知足,不要依赖天河,过分追求滋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雨之后初见晴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转晴的喜悦和对生命力度过困境的赞美。

“积阴为患恐沈绵”一句,通过对积聚云层可能带来的连绵细雨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关注。紧接着,“革去方惊造化权”则表达了天气转晴时那种出乎意料且震撼心灵的美好景象,"革去"意味着改变、脱去,而"造化权"则是指自然界中的造物主宰之力。

随后,“天放旧光还日月”与“地将浓秀与山川”,通过对比衬托,描绘出天空和大地在雨后重现生机的美丽画面。"天放旧光"指的是太阳重新发出原有的光芒,而"地将浓秀"则表明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丰润。

“泥途渐少车声活”一句,通过描述道路上的泥泞逐渐减少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变得清晰,表现出雨后世界的生机勃勃。"林薄初乾果味全"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在雨后的变化,其形态变得更加轻盈,而果实的甜美也得以完全展现。

最后,“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一句,诗人通过对残留云朵的吟咏,传达了对于当前境遇的满足和警示自己不要过度贪图。"莫依"意味着不要执迷不悟,而"油然"则暗指水势汹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变化的审慎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景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对自然界之美好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上林清趣卷为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赋·其四

苑中应起借乌轩,每汲沙泉学灌园。

辇路草长巡幸少,清时谁竞啬夫言。

(0)

谒狄梁公庙

香火荧煌照翠微,古祠犹在旧城非。

残碑蚀土高三尺,老树凌霜大十围。

只手谁扶红日上,寸心曾绕白云飞。

偶来未及椒浆奠,回首青山带落晖。

(0)

王司言仪宾园亭夜酌与李世贤学士李符卿士钦联句二首·其一

一天凉雨及时来,花有红香菜有台。

亭上正堪寻旧约,檐前无复见飞埃。

当空霁月光逾烛,贴水新荷浅胜杯。

从此不劳游别圃,主人家世长三槐。

(0)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其十一

遥看一处攒云树,蜂蝶飞来过墙去。

垂鞍不鞚马行迟,莫是长安行乐处。

(0)

和严大用尚宝归省诗韵·其二

椿翁同行几人存,莲社诗盟可重温。

儤直久劳千里梦,归宁新沐凡重恩。

游尘不染金陵道,佳气长浮白下门。

知有凤池高咏在,不须重数莫愁村。

(0)

贺东宁伯焦公得男

珠箔高悬兽锦红,侯门佳气喜葱葱。

啼声试处知英物,骨相生来有祖风。

开宴竞投新玉果,传家先拭旧彤弓。

分明世契非生客,汤饼还叨入会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