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红蕉花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红蕉花样炎方识”,这里的“炎方”指的是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而“识”字表明这是一种认识和了解。诗人通过这种开篇,既点出了红蕉花生长的地域特色,也展示了自己对这一自然景观的熟知。
“瘴水溪边色最深”,“瘴水”通常指的是南方多雨地区的小溪或小河。在这里,它与“溪边”相呼应,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红蕉花在这溪边呈现出最为深沉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视觉效果的描绘,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景交融。
“叶满丛深殷似火”,这里的“丛”字形容红蕉花叶密集而茂盛,“殷似火”则形象地表达了红色叶片如同火焰般的热烈与强烈。这不仅是对色彩的描写,更是对温度和生命力的传递。
“不唯烧眼更烧心”,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红蕉花不仅映入眼帘,而且触动了心灵,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极度热爱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红蕉花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
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
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纻衣单。
民无馀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