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鸿濛异,三更日渐升。
星河犹在树,川岳已如蒸。
藉草眠当露,烧枯凛若冰。
天鸡初发候,揽袂欲晨兴。
上界鸿濛异,三更日渐升。
星河犹在树,川岳已如蒸。
藉草眠当露,烧枯凛若冰。
天鸡初发候,揽袂欲晨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从黎明到日出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上界鸿濛异”以“鸿濛”形容宇宙的混沌状态,暗示了诗人对宇宙起源的思考。接着,“三更日渐升”点明时间,由夜入昼的过渡,日光逐渐升起,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星河犹在树”一句,将星辰与树木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星空的辽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川岳已如蒸”,则描绘了山川在晨光中蒸腾的景象,仿佛万物都在苏醒,充满了生命力。
“藉草眠当露,烧枯凛若冰”两句,通过“藉草”、“露”、“烧枯”、“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草地上露珠闪烁,枯木在晨风中似乎被冰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最后,“天鸡初发候,揽袂欲晨兴”以“天鸡”象征报晓的时刻,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准备起身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