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枝草堂西复西,山回谷转路多迷。
蜜蜂出户樱桃发,桑葚连村布谷啼。
自起开门留野鹤,谁能立马候朝鸡。
经时不到云深处,雉子将雏鹿有麛。
西枝草堂西复西,山回谷转路多迷。
蜜蜂出户樱桃发,桑葚连村布谷啼。
自起开门留野鹤,谁能立马候朝鸡。
经时不到云深处,雉子将雏鹿有麛。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次张士行草堂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景象。首句“西枝草堂西复西”,通过反复的“西”字,表达了草堂位置的偏远和路径的曲折,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入探索。接下来的两句“山回谷转路多迷,蜜蜂出户樱桃发”,描绘了山谷间道路蜿蜒,蜜蜂忙碌采蜜,樱桃树开花的春意盎然之景。
“桑葚连村布谷啼”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桑葚挂满枝头,布谷鸟的啼声在村庄间回荡,展现了农事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自起开门留野鹤”,表现出其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而“谁能立马候朝鸡”则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经时不到云深处,雉子将雏鹿有麛”,诗人以动物们在深山中自在生活,暗示自己也愿意远离尘嚣,隐居于云雾缭绕的深处,享受与生灵共处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郑公骑驴踏冰雪,山人效之在暑月。
触暑江关途路长,那免尘埃生一蹶。
鸣声粗急极可怪,晋贤闻此翻叫绝。
好尚从来不可齐,若辈要知非俊物。
山人烱鉴端在兹,扶携颠覆将属谁。
负重宁无千里骨,致远良藉层霄姿。
街亭统军败蜀绩,陈陶流血倾唐基。
用才衡量各有分,大小倒置鸩毒随。
前车之戒亦仁爱,山人好游终不悔。
轻装侧帽转风流,缓镫垂鞭多意态。
真成诋驴被驴笑,栖霞山色方清峭。
冻蕊含烟应候开,飞觞石上参孤啸。
回首天门光若拭,高轩八驺能者得。
日暮徘徊古道旁,我为山人重太息。
青山生白云,云满遂无山。
七十二芙蓉,俱没波涛间。
我欲往采之,涉江恒苦艰。
袅袅出门去,细缕随风删。
晴岚如神女,缥缈空中还。
草木沐新发,长松斗眉弯。
雪岭隐如屏,洱江月如环。
其馀千万峰,俛睇皆低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