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
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
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
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清泉浴雨潺潺,白石耕烟齿齿”两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清泉在雨中潺潺流淌,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白石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清晰,如同细齿般排列,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接下来的“且寻栽柳先生,勿问种桃道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栽柳先生”可能象征着一位致力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智者,而“种桃道士”则可能代表了那些追求仙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人。诗人选择追随前者,意味着他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世界,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自我谢郎曹,朅来守吏局。
塌翼怀奋飞,低眉就羁束。
驱役遵旄丘,兴歌睇淇澳。
愧乏沂海谣,何以佐明牧。
幸寡宣城辞,间可理尺牍。
升既等陵乔,沉亦悟陂复。
芳草合江程,清猿伫旋毂。
卫水日东流,因之鉴心曲。
江寒湛澄澈,华月辉相鲜。
乘流载尊俎,泻影发楼船。
翠巘合杳霭,兰皋带长烟。
万艘杂灯火,千门纷管弦。
飞盖揽崇堞,辍棹回前川。
曾经故宫里,为照荒台边。
情非乌栖夜,迹是鹿游年。
登高与临水,行乐并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