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龙潜介入寒泓,极目沧江浪不生。
沙渡解舟人语众,淮山纵火烧风鸣。
身栖萧寺蓬窗久,雪压槃塘草店明。
莫说此为孤陋地,白云流水助吟情。
蛰龙潜介入寒泓,极目沧江浪不生。
沙渡解舟人语众,淮山纵火烧风鸣。
身栖萧寺蓬窗久,雪压槃塘草店明。
莫说此为孤陋地,白云流水助吟情。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日里蛰伏的龙潜藏在寒冷的水中,诗人远望江面,波澜不兴,显得宁静深沉。沙洲渡口,船夫们低声交谈,而淮山处传来阵阵烈火燃烧的声音,与风声交织,形成独特的冬日景象。诗人身处简陋的萧寺中,窗户破败,积雪压着草店,环境虽清冷,却也明亮。他借此环境自我安慰,认为即使身处偏僻之地,白云流水也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增添诗情画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心境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孤独境遇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
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夕阳渐渐侵衣袖。
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
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