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竹径昼沉沉,小院周围绿满林。
岁稔独怜丹荔少,春归偏恨碧桃深。
清歌倚瑟无人和,白酒迎风只自斟。
山外有时荷蒉过,似来潜听伯牙音。
柴门竹径昼沉沉,小院周围绿满林。
岁稔独怜丹荔少,春归偏恨碧桃深。
清歌倚瑟无人和,白酒迎风只自斟。
山外有时荷蒉过,似来潜听伯牙音。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诗人独自在宾馆饮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特有的宁静与孤独感。
首联“柴门竹径昼沉沉,小院周围绿满林”以静谧的环境开篇,柴门与竹径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而四周绿树成荫的小院则营造出一种清凉与生机并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沉沉”的白天与“绿满林”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岁稔独怜丹荔少,春归偏恨碧桃深”转而表达诗人的情感。他独享丰收之年的喜悦,却对春天的离去感到遗憾,尤其是对丹荔的稀少和碧桃的繁茂深感惋惜。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颈联“清歌倚瑟无人和,白酒迎风只自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他独自饮酒,虽有琴瑟相伴,却无人应和,只能自斟自饮。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自我慰藉。
尾联“山外有时荷蒉过,似来潜听伯牙音”以想象中的山外行人路过,似乎前来倾听诗人的琴声作结。这一细节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既表达了诗人渴望知音的期待,也寓意着即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共鸣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宾馆独酌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圣贤千古愧难攀,力学方忧敢自閒。
顾我久抛声迹外,惭君犹挂齿牙间。
平生拙计心长在,解带高风志未还。
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劳魂梦绕溪山。
乳莺啭午。□好梦初醒,小轩清楚。水沈细缕。
趁游丝落絮,缓随风舞。罥起春心,又是愁云怨雨。
玉人去。遍徙倚旧时,曾并肩处。相望知几许。
纵远隔云山,不遮愁路。捧杯荐俎。
记低歌丽曲,共论心素。薄恨斜阳,不道离情最苦。
正凝伫。向谯门、又催笳鼓。
江西太守说谁子,只说吉州有新事。
棘闱照日动碧鳞,粉堞入云横烂银。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见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鹭江心秋见底。
除却太仓五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
四邻束脩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清名袭人冰霜寒,随风一夜入九关。
帝曰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于山珠抵水。
却从吉州夺吾侯,一州夺与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花八株吹岭雪。
使星归去作台星,跳过郎星与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