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
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
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
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
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
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
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
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
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
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均所作的《发湘州赠亲故别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时对亲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首句“相送出江浔,泪下沾衣襟。”描绘了诗人与亲友在江边送别的场景,泪水模糊了视线,湿润了衣襟,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接着,“何用叙离别,临歧赠好音。”诗人认为,言语难以表达离别的沉重情感,不如在分别之际,以美好的音乐作为赠礼,传递心中的温暖与祝福。
“敬通才如此,君山学复深。”诗人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君山之学,深邃而广博,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之情。
“明哲遂无赏,文花空见沈。”这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比喻为美丽的花朵深埋土中,无人欣赏,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最后,“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诗人感叹自古以来,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日之功,无端的忧虑只会徒增烦恼,流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离别的情景和对友人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七年束带趁朝参,共喜儒林得指南。
经传注成头未白,公卿阅遍绶犹蓝。
秋来去国怀张翰,此去论诗忆郑覃。
别酒易阑情不尽,会凭清梦听清谈。
才将疑狱决春秋,便顾居乡马少游。
犯斗海槎光斗野,应星汉节照星楼。
法书飞动鸾窥沼,韵语清高鹤唳洲。
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文命殿角东北左,上有梅梁铁交锁。
传闻旧时枝叶生,木质鳞身无不可。
有时匹练离朱栱,归带湿萍光欲动。
低头下吸菲岭泉,奋髯直入阳明洞。
旁观但怪香火浓,顷刻即令风雨送。
尔不见饥乌啄鼓来馈食,走入嵩高化为石。
禨祥祸福傥或是,阴阳幻变谁能测。
玉笥观挂白玉梁,含元追下流血柱。
异事苟逢博物问,后来那得详其故。
卷丹云,凝素雾,玉箫九成奠雕俎。
登歌升降只仰俯,呜呼梅梁匆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