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束带趁朝参,共喜儒林得指南。
经传注成头未白,公卿阅遍绶犹蓝。
秋来去国怀张翰,此去论诗忆郑覃。
别酒易阑情不尽,会凭清梦听清谈。
七年束带趁朝参,共喜儒林得指南。
经传注成头未白,公卿阅遍绶犹蓝。
秋来去国怀张翰,此去论诗忆郑覃。
别酒易阑情不尽,会凭清梦听清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友人闻人茂德编订书籍后返回故乡嘉禾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学问成就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许,以及离别时的深深情谊。
首句“七年束带趁朝参”描绘了闻人茂德长期致力于学问,勤奋参加朝会的情景,七年时光里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者风范。接着,“共喜儒林得指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在学术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喜悦,比喻他为儒林中的明灯,引领学人前行。
“经传注成头未白,公卿阅遍绶犹蓝”两句进一步赞扬了闻人茂德的学问深厚,即使头发斑白也完成了重要的经传注释,而他的官位虽高,但仍然保持谦虚,官服颜色如蓝,象征其清廉之志。
“秋来去国怀张翰,此去论诗忆郑覃”借古人张翰和郑覃的典故,表达对朋友离去的留恋和对诗歌交流的期待。张翰以辞官归乡而闻名,这里暗示朋友的归乡之情;郑覃则是唐代著名文人,提及他则寓言朋友在学术讨论上的才华。
最后,“别酒易阑情不尽,会凭清梦听清谈”写离别宴席上,尽管酒意渐消,但情谊深厚,诗人期待在梦中还能听到朋友的清谈,延续他们的学术交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赞美了朋友的学问与品格,又寄托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吴姬奏丝赵姬竹,我道新声不如肉。
荆山一片秋月圆,琢作张卿口中曲。
黄钟入调妖红肥,玄霜变羽万绿稀。
天云黯冉凝不动,窈窕梁尘俱倒飞。
筠纤小按红牙句,双耳流来向心住。
宛转那禁里人哭,分明可怕周郎顾。
忆初相逢俱少年,狂呼醉舞春风颠。
南冠久困燕市筑,布帽却废嵇生弦。
此夜闻音独悲咽,遮莫天明鬓堪雪。
空劳僧起壮士歌,延伯雄心为谁发。
歌曲转高听转难,黄金无情白玉寒。
君不见胡笳与羌管,至今儿女竞长安。
余昔游太原,赖君佐提刑。
有酒不孤赏,所吐皆兰馨。
北风吹晋祠,冰作涕泪零。
及余吴兴政,旧刃发新硎。
平阳许画一,临淮实精灵。
起家再游楚,值君方锦停。
谬脂岭右辖,是君所遗軿。
官自雪鸿迹,人如大海萍。
吴越代两政,晋楚若一廷。
生平易解官,各若秋梦醒。
更有大奇事,我谈君试听。
太湖五百里,中有两洞庭。
洞庭八百里,中一君山青。
尔我长对之,濙然双客星。
欲造即驭风,云车会青冥。
安能傍尘世,蝇聚袭膻腥。
孝皇握鳌极,万宇扬休光。
艺士被天来,大雅竟难方。
北地既龙举,信阳遂鸾翔。
彼美在弱冠,振馥戢时芳。
二华削莲花,高掌媚太阳。
朝霞洛溆波,因飔自文章。
二子琢相就,流趋互雌黄。
听曲昧其名,焉在讥颉颃。
寄言夸毗者,冥趋良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