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剑愧蹉跎,旧业空山掩碧萝。
看竹暂忘尘外事,逢人多向雪中过。
乞归故国青霄远,卧病閒门白发多。
别去若寻林处士,后时相望一高歌。
少年书剑愧蹉跎,旧业空山掩碧萝。
看竹暂忘尘外事,逢人多向雪中过。
乞归故国青霄远,卧病閒门白发多。
别去若寻林处士,后时相望一高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少年书剑愧蹉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以“书剑”象征读书和武艺,暗含对过去时光的追悔。接着,“旧业空山掩碧萝”一句,通过描述山中旧业被碧萝掩盖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看竹暂忘尘外事,逢人多向雪中过”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趣。他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竹为伴,享受片刻宁静;在雪地中与人相遇,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乞归故国青霄远,卧病闲门白发多”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年华老去的感慨。他渴望回到遥远的故国,但身体的疾病和岁月的痕迹让他感到无奈与悲哀。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最后,“别去若寻林处士,后时相望一高歌”两句,诗人设想如果再次离开,希望能像古代隐士林处士一样,寻找一处静谧之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未来的某一天,与之相望,高歌一曲,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告别。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南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平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朝杳难问,叹息洒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