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堤诗·其四》
《筑堤诗·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移花候,春当插柳时。

斫柴徐计颗,得米已堪炊。

海色归新圃,风声聚乱枝。

少年贫贱早,生计苦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农事繁忙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至时节移花、春日插柳的农耕活动,以及在劳作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首句“冬至移花候,春当插柳时”,点明了时间的更迭,冬至之后,春天到来,正是移栽花卉和插柳的好时机。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特点。

接着,“斫柴徐计颗,得米已堪炊”两句,描绘了农人在冬季砍柴、准备春耕的情景。通过“徐计颗”和“得米”的细节,展现了农人劳作的艰辛与细致,同时也预示着春耕的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埋下伏笔。

“海色归新圃,风声聚乱枝”则转而描写春日的景象。海色映照着新开垦的田地,风声吹动着散落的树枝,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意。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海色与新圃的结合,寓意着希望与新生;风声与乱枝的互动,则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

最后,“少年贫贱早,生计苦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贫困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这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农人生活中的辛酸与不易,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它不仅是一首反映农事的诗歌,也是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颂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哲理。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九

门前露草嫩,极目遨青龙。

策杖不知远,看山兼别峰。

晓厨寻晚笋,客供摘新菘。

舌下清肥足,何劳细肋供。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一

种杏三年实,种桃一载花。

花实固可乐,为农本桑麻。

功成不占地,改植常可誇。

要是农须学,作略自一家。

(0)

张右相生日二首·其二

气禀无为秀,钟灵付秉钧。

周南知盛德,江左在斯民。

衮绣东山望,貂蝉綵服春。

帝师殊寿祉,汉祚有元臣。

(0)

御舟应制

玉莲翠叶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

桂楫压波横断浦,钩帘丝管接薰弦。

(0)

初夏松隐看雨

细细南薰气已深,午来庭户作烦襟。

雨云不向西山出,只在青天忽变阴。

(0)

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其四

老去惟思彻骨清,便无弱水限仙瀛。

士龙犹记当时梦,梦想如今海上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