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士朝入境,莫享禄万钟。
胡为两遗老,垦此荒田中。
行行问津者,日晚悲途穷。
邯郸杀鸣犊,颈血流殷红。
临河返车辔,太息尼山翁。
辨士朝入境,莫享禄万钟。
胡为两遗老,垦此荒田中。
行行问津者,日晚悲途穷。
邯郸杀鸣犊,颈血流殷红。
临河返车辔,太息尼山翁。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隐士五首(其二)沮溺》描绘了一位明智的隐士入境后,拒绝享受高官厚禄,选择在荒野中耕耘的生活。他对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示疑问,感叹日暮途穷,暗指世事无常。诗中提到邯郸之事,暗示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公,如同鸣犊被杀,鲜血染红了道路。最后,隐士面对黄河,决定改变方向,如同太息的尼山翁(可能指的是孔子),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世俗功名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