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抱孤城荡夕曛,柳塘新涨野桥分。
烧痕过雨生晴绿,鹭阵冲寒破水云。
烟树万家惟鸟雀,荆榛一郡罢耕耘。
乱离不敢登楼赋,南陌残花草正薰。
河抱孤城荡夕曛,柳塘新涨野桥分。
烧痕过雨生晴绿,鹭阵冲寒破水云。
烟树万家惟鸟雀,荆榛一郡罢耕耘。
乱离不敢登楼赋,南陌残花草正薰。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荒凉景象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河抱孤城荡夕曛,柳塘新涨野桥分”,以夕阳映照下的孤城和新涨的柳塘,以及远处野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河水环绕着一座孤独的城市,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而柳塘则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生机勃勃,野桥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悠远。
颔联“烧痕过雨生晴绿,鹭阵冲寒破水云”,通过雨后的景象,展现了生命力的复苏。经过战火的痕迹在雨水的冲刷下,似乎也焕发出了新的绿色生机,而白鹭在寒冷中冲破水云,自由飞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颈联“烟树万家惟鸟雀,荆榛一郡罢耕耘”,描绘了一片荒芜的景象。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只有鸟雀在飞舞,而整个郡县都已停止了耕作,满目皆是荆棘丛生,一片萧条。这不仅是对战争破坏的直接描述,也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
尾联“乱离不敢登楼赋,南陌残花草正薰”,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不敢再登高赋诗,只能在南边的路上,看着残败的花草,感受着它们的芳香。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战乱给人们带来苦难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坚韧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残酷的反思。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