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春萦树,莺啼晓破烟。
泮池观海近,云砥淬锋先。
万卷书横架,三秋榜丽天。
燕台杯送剑,不是荡离筵。
金缕春萦树,莺啼晓破烟。
泮池观海近,云砥淬锋先。
万卷书横架,三秋榜丽天。
燕台杯送剑,不是荡离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金缕春萦树,莺啼晓破烟”以“金缕”形容春光的珍贵与美好,用“莺啼”和“晓破烟”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接着,“泮池观海近,云砥淬锋先”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泮池比作观海之地,暗示学习如同远航,需要不断探索与深思;“云砥淬锋先”则以“云砥”象征知识的广阔与深厚,比喻在知识的海洋中磨砺自我,提升能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学习环境的优越,也寓含了对求知者勤奋与坚韧精神的赞颂。
“万卷书横架,三秋榜丽天”进一步展示了学习的成果与荣耀,万卷书籍象征着丰富的知识积累,三秋榜丽天则预示着收获的季节,成功与荣耀的到来。这两句既是对学子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燕台杯送剑,不是荡离筵”以燕台为背景,用“杯送剑”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分别在即,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歌颂了知识的力量与友谊的可贵,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风貌。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见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
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禀。
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
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
每闻科诏下,白汗如流沈。
此邦东南会,多士敢题品。
刍荛尽兰荪,香不数葵荏。
贫家见珠贝,眩晃自难审。
缅怀嘉祐初,文格变已甚。
千金碎全璧,百衲收寸锦。
调和椒桂酽,咀嚼沙砾碜。
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
维时老宗伯,气压群儿凛。
蛟龙不世出,鱼鲔初惊淰。
至音久乃信,知味犹食椹。
至今天下士,微、管几左衽。
谓当千载后,石室祠高眹。
尔来又一变,此学初谁谂。
权衡破旧法,刍豢笑凡饪。
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先生周、孔出,弟子渊、骞寝。
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镌锓。
诸君况才杰,容我懒且噤。
聊欲废书眠,秋涛舂午枕。
《监试呈诸试官》【宋·苏轼】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禀。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每闻科诏下,白汗如流沈。此邦东南会,多士敢题品。刍荛尽兰荪,香不数葵荏。贫家见珠贝,眩晃自难审。缅怀嘉祐初,文格变已甚。千金碎全璧,百衲收寸锦。调和椒桂酽,咀嚼沙砾碜。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维时老宗伯,气压群儿凛。蛟龙不世出,鱼鲔初惊淰。至音久乃信,知味犹食椹。至今天下士,微、管几左衽。谓当千载后,石室祠高眹。尔来又一变,此学初谁谂。权衡破旧法,刍豢笑凡饪。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先生周、孔出,弟子渊、骞寝。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镌锓。诸君况才杰,容我懒且噤。聊欲废书眠,秋涛舂午枕。
https://shici.929r.com/shici/njuHivGN.html
家在赵邯郸,归心辄自欢。
晚杯狐腋暖,春雪马毛寒。
孟月途中破,轻冰水上残。
到时杨柳色,奈向故园看。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
飞观仰看云外耸,浮桥直见海中移。
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