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密全真处,浑崙未剖时。
从来只与么,不用讨瑕疵。
隐密全真处,浑崙未剖时。
从来只与么,不用讨瑕疵。
这首诗名为《璞翁》,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诗人以"璞"(未经雕琢的玉石)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浑然天成的人生境界。"隐密全真处"暗示了内在的真实和纯粹,不求外在的显露或赞誉;"浑崙未剖时"进一步强调这种未被雕琢的状态,如同未经琢磨的玉璞,浑然一体。"从来只与么","么"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最纯粹、最本质的状态,诗人说他一直以来都保持这种状态,无需去寻找或改正任何瑕疵。
整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璞石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禅修哲学,即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自然,不执着于外在的评价和完美。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直指本心的智慧体验。
自秋来、多病意无聊,不作渭川游。
想兰菊凋疏,松筠茂密,亭馆清幽。
四望遥山万叠,叠叠翠光浮。
人道蓬莱岛,彷佛瀛洲。
居士心迷丘壑,念迂疏老懒,难觅封侯。
看才能成事业,且自抽头。
携老稚、团栾百口,要他年、在此作菟裘。
无言也,此生心事,都付东流。
林梢听布谷。
郭外舒怀仍快目。
平田浩荡,虢虢泉鸣暗谷。
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遥风波浪绿。
山童野老,意亲情热。
我待休官弃禄。
屏迹幽闲安退缩。
渭三千亩修篁,巑巑绀玉。
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
贪求自乐,尽忘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