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留辞·其二》
《马留辞·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朝鸣铜鼓伏波祠,大汉儿孙实在兹。

一任金标埋没尽,马人终古识华夷。

(0)
鉴赏

这首诗《马留辞(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朝鸣铜鼓伏波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首句“朝鸣铜鼓伏波祠”以“朝鸣”二字渲染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铜鼓与伏波祠的结合,不仅勾勒出古代祭祀场景的壮丽,也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接下来,“大汉儿孙实在兹”一句,将视角拉回现实,强调了汉民族的传承与延续,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血脉的自豪感。

“一任金标埋没尽”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感慨,金标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辉煌可能被遗忘或埋没,但这种失落并未让诗人沉沦,而是引出了最后一句:“马人终古识华夷”。这句话寓意深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也是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它表明尽管外在的标识可能消失,但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却能跨越时空,为后世所铭记,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识别并尊崇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深情回顾,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不息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岳忠武王墓

明圣湖头宋将茔,神州戮力想精诚。

关张义勇原无敌,李郭功名竟未成。

沙漠何期归故主,权奸乃敢坏长城。

孤忠遗恨千秋在,大树悲风日夜鸣。

(0)

秋柳

摇落西风里,垂条浪不生。

本非攀折候,犹有别离情。

凉露成清滴,寒鸦噪晚声。

吾生饶短发,愁对淡烟横。

(0)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其三

不悟今时是,安知昨日非。

泉飞还入壑,云化复成衣。

引酒寄情远,抚琴得趣微。

晨窗观去鸟,日尽自归飞。

(0)

放罗浮蝶

八幅裙开叶叶新,金笼初放翅如轮。

神仙自合离尘网,颜色由来误美人。

莫向花边迷旧影,好从洞口觅前身。

蛮烟蜑雨还家路,飞破江南一片春。

(0)

关西书院落成示诸生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

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

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

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

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

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

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

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

(0)

夜雨与友人感赋

江村归去见闲田,屡遇尧汤水旱年。

秋气萧条连井邑,烟光惨澹自山川。

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

多事刘琨空起舞,鸡声误却半宵眠。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