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淑妇女的形象,她在河边洗衣,不惜湿透了自己的衣服,表明她勤劳朴素、不辞辛劳。诗中的“老母在高堂”暗示了她的孝心和家庭责任感。而“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则表达了她对奢侈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
诗中也描写了这位妇女对丈夫的关怀以及她对困难丈夫的支持和理解。通过“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一句,可以感受到她的同情心和坚强品格。而“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的细节,不仅展示了她的慈善之心,也反映出她对生活的满足和知足常乐。
在最后几句中,“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妇女贞洁品行的赞赏,以及这种美德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接着“清流见肝肠”则是将她的高尚情操比喻为清澈的溪水,直透心扉。而对“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的感慨,则是在强调这种美德远超过物质财富的价值。
最后,“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一句,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位妇女纯洁心灵的崇敬之情,并认为她是可以带来光明和正能量的人。整首诗通过对这位贤妻良母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理想美德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拟上高峰最上头,篮舆已赁又还休。
旧来诗眼如今别,添与江南一段愁。
轩后悲苍剑,神娥下玉霄。
攀髯初失梦,遗蜕尚凌歊。
碧堕升棺影,青分产柱苗。
山精依鹿竹,天雨湿鸡翘。
有约成孤愤,无人重久要。
豢龙因姓氏,使鹤误轩轺。
冉冉将终老,冥冥不可招。
无书寄青雀,有恨在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