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
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
似我摇落馀,独拄万象靓。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
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
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
似我摇落馀,独拄万象靓。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
这首诗描绘了水涨之后,城市、河流、山峦、船舶、楼宇以及自然界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哲理思考。
首句“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以云彩与水面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着,“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描绘了山峦倒映在水中,船舶密集地停泊在岸边,展现出水涨后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则通过一座孤独的高楼和一株残存的柳树,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诗人自比为“似我摇落余”,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难以拯救整个群体的命运。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弱者的同情。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无奈和愤怒,他试图通过歌唱和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似乎无法改变现状。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穿透云层,照亮远方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诗人希望这光芒能够照耀到更远的地方,带来改变和救赎。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打破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描绘了广阔的郊野如同一片宁静的大湖,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呈现出一片和谐与安宁的景象。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则警示人们堤坝即将崩溃,水流东去的力量不可阻挡,暗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