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三首·其一》
《秋兴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可慰摧颓仍健食,比来通脱屡酡颜。

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0)
注释
野鸟:自由自在的鸟儿。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信往还:自由自在地往来。
此身:自己的身体。
水云间:形容广阔无边的自然环境。
谁家:不知何处人家。
晚吹:傍晚的风。
残红叶:凋零的红叶。
一夜归心:一夜的思乡之情。
旧山:故乡的山。
可慰:足以安慰。
摧颓:疲惫。
仍健食:仍然能享受饮食。
屡酡颜:经常面带微醺之色。
岂是:难道是。
催人老:催促人变老。
双鬓:两鬓。
无端:无缘无故。
自斑:自然出现斑点。
翻译
野鸟和游鱼自由来去,我如同身处水云之间。
哪家的晚风吹落了残余的红叶,一夜思归的心情充满对故乡的眷恋。
虽然身心疲惫,但还能享受美食,最近常常微醉着脸庞。
时光并非催人老去,只是不知不觉中两鬓已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野鸟游鱼信往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生物的亲密无间,"此身同寄水云间"则明示了诗人本身就如同漂浮在水上之云,自由自在,无所羁绊。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中,"谁家晚吹残红叶"可能是指秋风轻拂落叶,而"一夜归心满旧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归属感。这里的"旧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

"可慰摧颓仍健食,比来通脱屡酡颜"显示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健康的饮食和乐观的心态。"比来通脱屡酡颜"中的"比来"指的是与往日相比,而"通脱屡酡颜"则形容了一种精神愉悦、容光焕发的状态。

最后两句"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中,诗人对待时光流逝的态度显得很豁达。"年华岂是催人老"表明了时间并不会使人感到忧虑或压力,而"双鬓无端只自斑"则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生长状态,其中"双鬓"指的是头发,"无端只自斑"则形容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南浦.春水,和母.见《昭代词选》、《词雅》

书屋正临溪,喜春回,浅碧粼粼晴晓。

一片縠纹轻,红襟燕,掠处翠萍如扫。

仙源难觅,浮来千点桃英小。

十里银塘,迷望眼,色映离披芳草。

溶溶漾漾桥边,岂离人、愁泪流将不了。

杨柳绿阴浓,风生处,时有白鸥飞到。烟云渺渺。

钓船归矣渔歌悄。

试问者番新雨后,添得浪花多少。

(0)

金缕曲.题唐伯虎集后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

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

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

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

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

剩仙馆,桃如旧。

(0)

菩萨蛮.丸月又圆,家书久杳,倚声成句,简寄宣南

银釭冷飐空闺影。铜壶滴得秋魂醒。欲向梦中寻。

山高水又深。水纹幽恨结。山色离愁叠。

闲煞月团圞。无人共倚栏。

(0)

卜算子.前题

花绕玉屏风,氤氲兰麝馥。

何事吹箫向碧空,鸾凤调琴曲。

惜别酒频添,侍儿催画烛。

此后相思几上楼,终日求人卜。

(0)

虞美人.前题

庭前芳树朝朝改。尚有馀芳在。年光背我去悠悠。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欲别魂俱断。

试取鸳鸯看。不挑红烬正含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0)

扬州慢

万点疑星,四围如画,往来半是灯舟。

正繁弦急管,响彻大江流。

忆邗上、湖亭逭暑,清歌檀板,鼓吹都休。

怎人移星换,旬馀疑隔三秋。

一轮皓月,喜此时、同照山丘。

更烛影摇红,波光耀彩,几费凝眸。

生怕汝南鸡唱,知慈云、返棹难留。

这馀辉长夜,顿添无限新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