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大河侧,见子长江滨。
对面但疑叹,含意惨莫陈。
岂无新知欢,念此同袍人。
扳留不须臾,羲阳忽以沦。
奋身思系日,天路邈无因。
安能附高翮,一举摩青旻。
饱者岂念饥,贵者羞贱贫。
薄终古所尤,交谊贵在伸。
故心苟不移,何必会合频。
慷慨即长路,无为儿女仁。
别子大河侧,见子长江滨。
对面但疑叹,含意惨莫陈。
岂无新知欢,念此同袍人。
扳留不须臾,羲阳忽以沦。
奋身思系日,天路邈无因。
安能附高翮,一举摩青旻。
饱者岂念饥,贵者羞贱贫。
薄终古所尤,交谊贵在伸。
故心苟不移,何必会合频。
慷慨即长路,无为儿女仁。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别曹仲礼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于大河与长江之畔的情景。诗人面对挚友,感叹时光匆匆,尽管心中有新结识的欢乐,但对旧友情深的思念更胜。他挽留朋友的话语中充满了紧迫感,因为太阳即将落山,仿佛想要抓住时间。诗人表达了无法像鹏鸟那样展翅高飞,直上青天的无奈,暗示了现实的艰难和理想的遥远。
接着,诗人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富贵者往往忽视贫困者的疾苦,这是他所不齿的。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在于始终如一,而非频繁的聚会。最后,他以豪迈的语气表达,即使面临长途跋涉,也不应过于儿女情长,而应展现出男儿的气概,坚持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情的坚守,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沈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殊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