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
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
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
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
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
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
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
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
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
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
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
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
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越岭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两句,展示了诗人携带着琴,攀登在险峻的山崖之上,并且在清澈的溪流中砍伐树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行道路的无限憧憬和对美好风光的留恋。随后的“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则描写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向往。
“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情感或理想的执着和不变,尽管时间流逝,但这种情怀依旧如初。接下来的“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则透露出一种时光荏苒、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表明诗人对于追求理想或情感的不懈追求。
“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此句中,“仙源”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的目标或精神追求,而诗人尚未触及其巅峰,却仍然勇敢地前行,如同在野外的人们所乘之船,只身一人。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则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述,时而攀援着洞穴的石壁,多次在自然的天窗下安然入睡。这些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为伴的意境。
“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两句,更是以诗人夜晚弹奏琴曲,声响回荡于松林和清晨划桨泛舟,水花激起之景,来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与享受。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尘世羁绊的超脱态度,选择了一种更为清净、更接近自然的心灵状态。
最后,“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三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许。希望能够在碧绿的潭水中留下年迈时光,学习仙道,告诫自己不要让岁月匆匆而逝去,只为了那归巢的鹤鸟而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
喜公心眼如有灵,善择此岩来构扃。
崖根踏碎暮烟碧,洞门凿破苍苔青。
交加乱石虎狼队,纵横怪木龙蛟形。
其间可以松萝招隐,云霞放情。
傲复傲兮何富贵,恣复恣兮闲利名。
况乎龙蛟勇背俟风雨,灵龟垂首思雷霆。
我今方为年少英,青山未有归去心。
他时致尧功业成,与师高卧白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