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流水水溪云,雨霁山光润,野鸟山花破愁闷。
乐闲身,拖条藜杖家家问。
问谁家有酒,见青帘高挂,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
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酒解愁肠破僝僽。
到心头,三杯涤尽胸中垢。
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
一溪流水水溪云,雨霁山光润,野鸟山花破愁闷。
乐闲身,拖条藜杖家家问。
问谁家有酒,见青帘高挂,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
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酒解愁肠破僝僽。
到心头,三杯涤尽胸中垢。
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
这首元代小令《越调·小桃红·消遣》是爱山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的宁静画卷。开篇“一溪流水水溪云”以流水与云雾相映,展现出山水间的清新自然。接着,“雨霁山光润,野鸟山花破愁闷”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山色的明媚和鸟花带来的生机,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在美景中得到了暂时的舒缓。
“乐闲身,拖条藜杖家家问”表达了诗人享受闲适生活,手持藜杖游走于乡间,亲切地向村民打探。接下来的“问谁家有酒,见青帘高挂,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描绘了寻酒的过程,酒旗飘扬,犹如一幅诗意盎然的乡村风俗画,透露出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进一步强调了酒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唯有美酒能暂时忘却烦恼。而“酒解愁肠破僝僽,到心头,三杯涤尽胸中垢”则直接表达了酒能排解愁苦,洗涤心灵的作用。最后,“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则寄寓了诗人对饮酒能带来健康长寿和快乐人生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酒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愁苦的化解,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巷战无人,剩雕梁一桁,九条罗帕。
再拜皇天,以次纵容齐挂。
贼至仰视而惊,似听得精灵交骂。
但吞声肢箧奔逃,不敢临风呼吒。
廉姬小妹还魂亚,妾为尼、妹婚而寡。
残躯两两等耄耋,鬼伯当时同赦。
再生已证无生,死者无殊生者。
算清明风雨,又到甲申年也。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
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
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
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
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一圆无著。嗟天龙鬼畜,暗中摸索。
想老衲、金钩挂处,伴花雨登台,饭香浮钵。
潦倒东坡,五戒祖、前身衣脱。
认三生故物,探得环时,是我非错。茫茫转轮死活。
只胸旁玉在,温润如昨。
打不破、圈里机关,更儿女牵缠,酒肉耽搁。
项后灵光,险些被、业风吹落。
向当中、一敲两段,省伊络索。
商声一片。凄迷甚、潇潇疏雨深院。
凉生玉簟,苔荒金井,绕篱瓜蔓。寻寻不见。
振翠羽、天机自遣。笑不平、则鸣之语,韩愈识何浅。
数遍秋虫队,蟋蟀低微,寒蝉高远。
豆花载露,听斯音、哀而不怨。
一叶银床,正千里、风清月满。
忆儿时、竹笼载得恣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