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
青箓秘不闻,黄鹤去不止。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
青箓秘不闻,黄鹤去不止。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诗中“玉洞秋有花”一句,以“玉洞”比喻仙境,暗示一个超脱尘世的美好场景。接着“蓬山夜无鬼”则表达了在这个仙境中,即使是通常被认为恐怖的地方,也已没有任何恐惧之物,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宁静与和谐。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两句,用以比喻世间事务如同浮动的云朵,不可捉摸,人生的生与死更像随着河水不断流逝,无法把握。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尘世无常的感慨。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则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音乐舞蹈场景,“瑶台”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五烟”可能是指云气或仙气,这里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
“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两句中,“悠然”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自得,而“玉京在海里”则进一步描绘出仙境的壮丽与遥远,这里的“玉京”可能指的是仙界的宫殿。
“青箓秘不闻,黄鹤去不止”两句,“青箓”可能是指仙人的符箓,而“秘不闻”则表明这些神秘之物已超越了凡人所能理解的范围。黄鹤在中国文化中常与仙境和长生不老联系,诗中的“去不止”则暗示了追求永恒生命的愿望。
最后,“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表达了诗人对追随某位得道者的愿望,这里的“轻策”指的是乘坐仙兽或云气,而“周太子”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被后世尊为仙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想要摆脱尘世束缚,与仙境相连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美好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死无常和追求永恒生命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永恒之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