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日本杂事诗·其六十三》
《日本杂事诗·其六十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航海书来道遂东,虚辞助语惜难通。

至今再变祛卢字,终恨王仁教未工。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日本杂事诗》中的第六十三首,通过对比中日文字的演变与交流,表达了对文化交流与教育的深思。

首句“航海书来道遂东”,描绘了古代中日之间通过海路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景,船只载着书籍和知识,从东方(中国)航行至日本,传递着文化的信息。这反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强调了文字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次句“虚辞助语惜难通”,则表达了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和文字理解上的困难。即使书籍带来了知识,但由于语言差异或理解能力的限制,真正有效沟通仍面临挑战。这里体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与难度。

后两句“至今再变祛卢字,终恨王仁教未工”,进一步探讨了文字改革与教育的重要性。其中,“祛卢字”可能是指对原有文字体系的改进或创新,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尝试简化或改良文字,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王仁教未工”则表达了对过去教育方式或成果的遗憾,认为尽管有努力,但教育的效果可能并未达到预期,强调了教育改革与提升的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文字改革与教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风貌,也蕴含了对现代文化交流与教育的启示。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次韵孙小隐九日

壮老相催已久知,逢秋正自不须悲。

向来蚁国一场梦,此去牛山几首诗。

且共黄花嬉晋晚,懒携白发过燕垂。

江南风景何堪说,却爱新来眼著篱。

(0)

寒食

人道芳辰载酒行,予心翻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归来后,犹有原头杜宇声。

(0)

宰馀杭游洞霄

野服萧萧款翠微,虚亭高敞射晴晖。

仙归洞府云烟冷,春入名山笋蕨肥。

缓引壶觞聊自适,暂捐朱墨便忘归。

会须结屋山中住,始悟人閒万事非。

(0)

贺新郎·其一四明送上官尉归吴

满酌蓬莱酒。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

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

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

明月冷,载归否。分携欲折无垂柳。

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

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况目断、孤鸿去后。

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

(0)

麦秋劭农随侍郡侯杖屦获遂澹岩一游浪吟古句聊志岁月

玲珑岩窍高倚空,雾霭山巅气郁葱。

征途倍喜憩美荫,石室况乃来清风。

屈曲两门最虚敞,不斤不斧谁施工。

眼高城郭喧嚣外,诗在烟云缥缈中。

我来情思良不恶,尽洗朱墨尘埃胸。

惜哉距城稍辽邈,归鞭未著心冲冲。

天开地辟此岩峒,山谷品题名始穹。

安能广作万间屋,震凌风雨皆帡幪。

(0)

锦缠头/浣溪沙·其七

旧说山阴禊事休。漫书茧纸叙清游。

吴门千载更风流。

绕郭烟花连茂苑,满船丝竹载凉州。

一标争胜锦缠头。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