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灵洞足探奇,石上浮觞漫尔为。
碧落玉书空往梦,葛巾藜杖可芳时。
香分下泽烟花绕,暖入东陂雁鹜知。
羽客不归瑶草暮,桃源何处问蛾眉。
景星灵洞足探奇,石上浮觞漫尔为。
碧落玉书空往梦,葛巾藜杖可芳时。
香分下泽烟花绕,暖入东陂雁鹜知。
羽客不归瑶草暮,桃源何处问蛾眉。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五)蒙洞泉香》描绘了景星灵洞中的奇妙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景星灵洞足探奇”展现了对洞中奇异景观的好奇与探索,暗示着洞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瑰宝。接着,“石上浮觞漫尔为”写诗人与友人一同饮酒赏景,随意而自在,流露出闲适之情。
“碧落玉书空往梦”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将洞中的神秘感与梦境相连,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意境。“葛巾藜杖可芳时”则借古人形象,描绘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暗示诗人对淡泊名利的追求。
“香分下泽烟花绕”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香气四溢,周围环境如烟似霞,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暖入东陂雁鹜知”则通过雁鹜感知泉水的温暖,侧面烘托出泉水的温润与生机。
最后两句“羽客不归瑶草暮,桃源何处问蛾眉”,以“羽客”指仙人,表达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留恋,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同时,借“桃源”和“蛾眉”寓言,暗示寻找理想境界的不易,以及对女性的美好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星灵洞的自然之美,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