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贺某赴兴化任·其一》
《送贺某赴兴化任·其一》全文
宋 / 陈起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贺公梦三刀,恩荣被诏函。

家山繄比邻,风俗应夙谙。

承流复宣化,使民思棠甘。

向来恺悌心,今足副时谈。

(0)
注释
贺公:指贺知章,唐朝诗人。
梦:梦境。
三刀:古代象征权威或预见变故。
恩荣:恩赐与荣耀。
诏函:皇帝的命令文书。
家山:家乡。
繄:此字在这里表示强调,相当于‘只’或‘仅仅’。
比邻:相邻,近在身边。
夙谙:早年就熟悉。
承流:顺应潮流,接受上级指示。
宣化:宣扬教化,普及文明。
使民思棠甘:比喻使人民怀念美好的政绩,如棠棣之甘甜。
棠甘:比喻政绩美好。
向来:一直以来。
恺悌:和乐,仁慈。
心:内心。
副:符合,匹配。
时谈:时代的话题,人们的谈论。
翻译
贺公在梦中得到三把刀,朝廷恩泽如诏书般降临。
他的故乡近在咫尺,风俗习惯他早已熟知。
他遵循并弘扬教化,让百姓忆起棠棣之惠的甜美。
他一贯的和乐平易之心,如今完全符合时代的赞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为贺姓朋友即将赴任兴化写下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贺公的梦境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地方治理的期许。

"贺公梦三刀",以梦兆吉祥,暗示贺公将要承担重大责任,三刀象征权力和裁决,预示他在仕途上会有显著的成就。"恩荣被诏函",则直接赞美了贺公得到朝廷的恩宠和任命,显示出其地位的提升。

"家山繄比邻",将家乡比喻为近在咫尺,表达了对友人离家赴任的不舍,同时也暗示贺公对故乡风俗的熟悉和眷恋。"风俗应夙谙",强调贺公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有助于他更好地治理地方。

"承流复宣化,使民思棠甘",运用典故,贺公将遵循前任的治政理念,同时还要传播教化,使百姓感受到如棠棣之甘的惠民政策,寓意其施政有方,深得民心。

最后两句"向来恺悌心,今足副时谈",高度评价了贺公一贯的和乐之心,认为他的品性与才能足以匹配当前的时代赞誉,表达了对贺公的美好祝愿和对他未来仕途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祝福和期望的送别诗,既赞扬了贺公的个人品质,也寄寓了对地方治理的殷切希望。

作者介绍

陈起
朝代:宋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
猜你喜欢

隐静道中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馀。

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

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

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0)

春日郊行和郭希鲁二首·其一

萦风杨柳绿丝长,过雨桑麻沃以光。

联骑不妨多载酒,看花无用更烧香。

望穷岩电搜诗眼,愁转车轮感别肠。

胜集清游定何处,它年曲水记流觞。

(0)

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0)

和闾必志见寄韵

老矣诗才欠壮观,羡君閒燕富清欢。

染羹早厌誇鼋指,食肉应宜谢马肝。

送客篇章堪寄远,论文杯勺自驱寒。

扁舟近过池头否,百丈西南水欲乾。

(0)

和孔纯老按属邑二首·其二

杨柳依依半掩扉,新晴疏影弄斜晖。

好花觅句忍轻负,幽鸟劝沽良重违。

閒爱青苔缘砌上,静看蝴蝶扑窗飞。

雨多不觉芜菁过,又喜盘中笋蕨肥。

(0)

和历阳李簿见寄

短鬓纷垂白,衰颜悴带黄。

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长。

旧学长荒废,新知感爱忘。

何时一樽酒,谈咏带江乡。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