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珊瑚枝,凝辉玉堂戺。
一见已知奇,再见益堪喜。
少小攻文章,明窗无虚晷。
兹辰突而弁,居然异童子。
古礼不多存,存者何常已。
三加威仪备,所重成人尔。
成人必有德,忠信以为址。
篑篑靡停功,峨峨见崇峙。
家声四百年,鹏程九万里。
寻常得失间,何足挂唇齿。
昔贤怀一饭,况乃言之旨。
祝子非他人,瓯滨天下士。
皎皎珊瑚枝,凝辉玉堂戺。
一见已知奇,再见益堪喜。
少小攻文章,明窗无虚晷。
兹辰突而弁,居然异童子。
古礼不多存,存者何常已。
三加威仪备,所重成人尔。
成人必有德,忠信以为址。
篑篑靡停功,峨峨见崇峙。
家声四百年,鹏程九万里。
寻常得失间,何足挂唇齿。
昔贤怀一饭,况乃言之旨。
祝子非他人,瓯滨天下士。
此诗《丰生坊初冠》是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少年初行冠礼的赞美与祝福。开篇以“皎皎珊瑚枝,凝辉玉堂戺”起兴,将少年比作珊瑚枝,光华照人,寓含着对少年美好未来的期许。接着,“一见已知奇,再见益堪喜”,表达了初次见面即被其才华所吸引,再次相见更是欣喜不已的情感。
随后,诗人通过“少小攻文章,明窗无虚晷”描述少年自幼勤奋学习的情景,展现了其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紧接着,“兹辰突而弁,居然异童子”点出少年在冠礼上的非凡表现,与普通孩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
“古礼不多存,存者何常已”则反映了对传统礼仪的思考,虽古礼不全,但留存的礼仪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三加威仪备,所重成人尔”强调了冠礼仪式的完整性和其对少年成长的重视。
“成人必有德,忠信以为址”表达了对少年品德修养的期待,认为忠诚和诚信是个人成长的基础。“篑篑靡停功,峨峨见崇峙”则比喻少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崇高的成就。
最后,“家声四百年,鹏程九万里”赞扬了家族的悠久历史和少年远大的前程。“寻常得失间,何足挂唇齿”提醒人们不应过于计较日常的得失,保持豁达的心态。“昔贤怀一饭,况乃言之旨”引用古人珍惜每一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少年的深切关怀和期望。“祝子非他人,瓯滨天下士”表达了对少年的极高评价,将其比作瓯滨的天下英才,寄予了深厚的祝福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少年冠礼的描写,不仅赞美了其才华与品德,也寄托了对少年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以及对其家族荣耀的传承的自豪感。
东岩悬流若铿玉,西岩喷瀑如鸣筑。
两岩路断青扉开,古柏阴森扑眉绿。
摄衣拾级趋琳宫,飞阁连云满岩腹。
能仁高卧何处寻,空山落叶无古今。
香烟欲烬栖鸟散,长河如带悬疏林。
惊飙荡空白日晚,坐觉尘嚣去人远。
兴来瀹茗掬清泉,更逐归云度层巘。
清晖阁里金尊开,秋色极天边马哀。
接倒著径归去,忆尔征西骠骑才。
游心难再羁,迫此青阳暮。
投鞭事初地,把臂获良晤。
沉沉大雄殿,丁香覆两庑。
峭茜资文字,香润及巾屦。
连檐竟晻霭,久坐宛清曙。
固知佛日长,稍觉天倪露。
平生赵御史,补正匡王度。
似尔风霆手,正要玉雪句。
入世有生老,随缘无迎拒。
长年眇欢悰,及春理芳绪。
馀花今未歇,陈迹昔已屡。
初非两眸计,似深一宿悟。
达生幸能托,净义略可树。
春芳固外物,且任腾腾去。
脽上后土祠,汉皇获鼎所。
金气颎秋空,斑斓作伏虎。
阴崖閟瑰宝,阳侯盛赍怒。
高浪掀天来,射岸丛万弩。
石罅閛然裂,缒出古镛虡。
伊谁窟室悬,乃有歌钟拊。
黄门钟鼎家,昆季并嗜古。
脱贯径购归,通夕手摩抚。
绿绣剜藓斑,墨华捶麻楮。
举例先辨体,析疑自画肚。
微霭带繁星,平畴擢秬黍。
涎迹盘蜗交,斗形瘦蛟舞。
旁行忽斜上,中栾左右鼓。
齐字秀三禾,铭文围九乳。
齐景族铸钟,鸿烈典堪数。
钟大鑮乃小,高陵注《周语》。
独怪此齐钟,何由薶晋土。
葵丘会所悬,崔氏赂所取。
我闻晋义熙,霍山得钟五。
篆古识者希,钳口尽龃龉,嗟我河东郡,法物兹焉聚。
即欲考古文,何用寻岣嵝。
况乎古之乐,悬钟必成堵。
此镈既来归,应为啸匹侣。
鼎有盖底铭,剑分雌雄股。
神物不独见,试更觅故处。
齐人有韶乐,所铸备律吕。
上以考籀文,下以佐杜举。
太平既有徵,逸经何难补。
《齐镈诗为寻管香给谏作》【清·杨深秀】脽上后土祠,汉皇获鼎所。金气颎秋空,斑斓作伏虎。阴崖閟瑰宝,阳侯盛赍怒。高浪掀天来,射岸丛万弩。石罅閛然裂,缒出古镛虡。伊谁窟室悬,乃有歌钟拊。黄门钟鼎家,昆季并嗜古。脱贯径购归,通夕手摩抚。绿绣剜藓斑,墨华捶麻楮。举例先辨体,析疑自画肚。微霭带繁星,平畴擢秬黍。涎迹盘蜗交,斗形瘦蛟舞。旁行忽斜上,中栾左右鼓。齐字秀三禾,铭文围九乳。齐景族铸钟,鸿烈典堪数。钟大鑮乃小,高陵注《周语》。独怪此齐钟,何由薶晋土。葵丘会所悬,崔氏赂所取。我闻晋义熙,霍山得钟五。篆古识者希,钳口尽龃龉,嗟我河东郡,法物兹焉聚。即欲考古文,何用寻岣嵝。况乎古之乐,悬钟必成堵。此镈既来归,应为啸匹侣。鼎有盖底铭,剑分雌雄股。神物不独见,试更觅故处。齐人有韶乐,所铸备律吕。上以考籀文,下以佐杜举。太平既有徵,逸经何难补。
https://shici.929r.com/shici/PCCLb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