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玉堂宴集分韵得霄字》
《中秋玉堂宴集分韵得霄字》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素秋已云半,清风涤炎歊。

况兹良夜月,清光湛层霄。

玉堂有仙侣,觞咏集英寮。

不以残朽遗,折简频见招。

颓然顾我影,白发何萧萧。

道同话自契,意适兴弥超。

佳章比金石,迭奏谐云韶。

匪徒惬清赏,所乐际昌朝。

沈沈漏将曙,迟迟斗转杓。

良会自忘寐,讵谓永兹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玉堂宴集的情景,诗人王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清幽与宴会的欢愉。首句“素秋已云半,清风涤炎歊”描绘了秋季的凉爽,清风拂过,驱散了夏日的炎热,为接下来的宴饮营造了宜人的氛围。接着,“况兹良夜月,清光湛层霄”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明亮,月光如水般洒满天空,增添了宴会的浪漫色彩。

“玉堂有仙侣,觞咏集英寮”则点出了宴会上高雅的宾客和文人墨客聚集一堂,饮酒赋诗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折简频见招”来表达邀请之频繁,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而“颓然顾我影,白发何萧萧”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冲淡了这份哀愁。

“道同话自契,意适兴弥超”表明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和心灵的契合,即使是在宴会上,也能找到超越言语的共鸣。诗人还提到,他们的作品如同金石一般珍贵,彼此的创作相互辉映,如同和谐的音乐,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最后,“匪徒惬清赏,所乐际昌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宴会的满足与快乐,并将其视为对美好时代的庆祝。宴会直至深夜,斗转星移,但诗人并未感到疲倦,反而更加珍惜这难得的聚会时光。“良会自忘寐,讵谓永兹宵”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留恋,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刻能够持续到天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宴集的美景,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和南岳僧雪庵来韵兼订入山之约

十载罗浮不下山,古藤缘壁绝跻攀。

自从一别孤峰去,独掩重扉万境閒。

渐老更思依岳麓,此身难免住人间。

闻师细说南衡事,莫怪相逢更解颜。

(0)

题曹茂才新筑

一个閒身去复还,读书声里款重关。

江城旧别人三载,隙地新添屋半閒。

草自离披应任长,竹凭疏密不须删。

眼前真乐凭郡取,窗外明蟾郭外山。

(0)

至下城赠庞卯君

今来见面胜闻名,不枉泷西十日程。

得与王生初结袜,却教任子独沾缨。

玄谈每喜当前席,生计悬知在下城。

但得半间茅屋住,荷锄言就鹿门耕。

(0)

秋山

商天最好是清泠,减却云林一半青。

久在此中知此理,偶凭真宰得真形。

霜凋丰草成丹壑,风散高梧下翠屏。

莫向寒岩赋摇落,年来衰鬓也星星。

(0)

与陶握山订住山之约

相逢头发各丝丝,久别青山老可悲。

在世了无投足地,入林应是息肩时。

身依云水心何住,早种坑田晚共炊。

从此便归归便得,未须南面肃蓍龟。

(0)

芙蓉溪避暑赠欧阳伟人

千家雨过巷人稀,近竹开门见翠微。

静处有风消烈暑,病中无日释寒衣。

溪翁坐对吴牛喘,山鸟低同野马飞。

辛苦西归老词客,不知曾否忆渔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