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步月·其一》
《中秋步月·其一》全文
宋 / 罗与之   形式: 古风

林间一叶秋,屏去三伏暑。

凄然风露繁,絺绤莫能禦。

炎凉相推移,胡为遽如许。

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0)
注释
林间:树林之中。
秋:秋季。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暑:炎热。
凄然:寒冷凄凉。
风露:风和露水。
絺绤:轻薄的夏衣和粗布衣。
禦:抵挡。
炎凉:炎热与寒冷。
推移:交替变化。
胡为:为何。
遽:突然。
孰知:谁知道。
秋已半:秋天已过半。
今夕:今晚。
四十五:指夜晚的时辰。
翻译
林中飘落一片秋叶,驱散了盛夏的酷热。
清冷的风和露水增多,即使薄衣也无法抵挡。
炎热与清凉交替变换,为何转变如此之快。
谁知道秋天已经过半,今晚竟然已经四十五天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悄然来临和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首句"林间一叶秋"以落叶象征秋意初现,暗示了自然界的转换。"屏去三伏暑"表达了夏季炎热的消退,透露出一丝清凉。接下来的"凄然风露繁",通过描绘风起露重的景象,渲染出秋天的萧瑟和凉意,即使轻薄的絺绤衣物也无法抵挡。

诗人感叹"炎凉相推移,胡为遽如许",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惊讶和无奈,为何季节更替如此迅速。最后两句"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揭示了诗人意识到中秋已过半,时间过得飞快,不禁让人感慨岁月无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季节的变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罗与之的这首《中秋步月》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常有的季节感怀之情。

作者介绍

罗与之
朝代: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 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章生持所业游余门诗勖之

火云峥嵘照林薄,赤日团空坐如灼。

高堂褦襶者谁子,云是香溪少年章敏学。

少年十九能作诗,沾沾欲问扬云奇。

先生四十发种种,抗颜肯受庸人嗤。

新诗读女吾动色,东野穷愁浪仙僻。

电光雷铗双芙蓉,烂漫苔痕土花碧。

君不见神物不遇张司空,万古丰城白虹泣。

(0)

宋王二隽篇

浦阳既龙跃,华川亦鷟起。

有雏必九苞,为驹日千里。

飞翰洒玉楼,重茧历金齿。

太息承家风,寥寥坠兰芷。

(0)

翠筠轩十六韵为姑蔑柴生起用题

仲蔚耽蓬蒿,陶公艺松菊。

何如三径中,翛然万竿绿。

掩映王猷居,蔽亏张廌屋。

夹砌澄清涟,捎檐洒飞瀑。

琤琮风乍鸣,葱茜雨新沐。

秀色分渭川,清阴散淇澳。

天寒白鹤下,日暮文鹓宿。

主人挟胡床,閒把道书读。

曳杖时科头,衔杯或坦腹。

裴李咸披襟,嵇阮互游目。

高秋横笛音,五夜洞箫曲。

嗟余罹世网,羡尔轶尘俗。

佳人隔翠袖,千里梦空谷。

将因挈枕簟,晚岁共幽独。

(0)

闻大司空朱公讣志哀十二韵

匡庐摧大江,天柱折南岳。

涕泪盈九原,伊人岂重作。

桓桓大司空,束发仕台阁。

小心历四朝,姬旦恒惕若。

维昔嘉隆岁,河流泛大壑。

临轩万乘送,飞驭百灵愕。

八荒就疆理,四海安画诺。

晚遂莼鲈兴,高蹈游广莫。

裴公系安危,司马耽独乐。

方勤大廷诏,忽跨辽东鹤。

衣裳蹑箕尾,名姓悬海岳。

煌煌亿万载,禹功在河洛。

(0)

游仙词十首·其七

洞里青霞照玉盘,飞星群洒石门寒。

桃花五报西池发,可奈峰头局未残。

(0)

丁都护

徙倚木兰花,流光莫虚度。

人命无百年,听唱丁都护。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