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其二》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千功未了,大道本无程。

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

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

莫认无名是,无名已是名。

(0)
注释
三千:形容功业众多或长久。
大道:指宇宙真理或人生的最高法则。
程:预定的路线或步骤。
禅师:佛教中的修行者,这里可能指有智慧的导师。
药犬:古代用于寻找药材的狗,象征着探索和实践。
行:行走,这里指修行或实践。
石门:可能指山中门户,也可能象征心境的门径。
红藓剥:形容石头表面的红色苔藓脱落。
柘坞:柘树丛生的地方,可能指隐居之处。
白云生:白云缭绕,象征超脱尘世。
无名:没有名字,可以指无名之人或事物。
已是名:实际上已经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
翻译
三千功业还未完成,大道的路径本就无需设定。
最好与禅师一同,常带着药犬漫步。
石门上的红藓剥落,柘木小屋周围白云缭绕。
不要误以为无名就是虚无,无名其实也是一种名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对大道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三千功未了,"表达了修行之路艰辛且漫长,但"大道本无程"则揭示出大道不以距离或时间来衡量,它超越世间的限制。这两句既是对个人修为的反思,也是一种对宇宙真理的领悟。

"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一位禅师之间的交情,以及他们共同漫步时带着药物和小犬的情景,这里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和心态。

"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山谷风光,其中石门旁长满了红色的苔藓,而远处则是连绵不断的白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清净与平和。

"莫认无名是,无名已是名。"这两句诗蕴含深意,提示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于世间的名相或评价,因为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其实已经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种超脱世俗价值观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展现了诗人对大道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题郭氏继一堂·其二

渔蓑钓艇越中居,底处烟波不属渠。

一曲鉴湖须敕赐,却令鸥鸟费分疏。

(0)

雁来红·其二

秋入山篱叶正丹,老天浑误作花看。

不知宋玉今何似,雁欲来时霜正寒。

(0)

逢梅·其二

人言草没孤山冢,从此梅花不要诗。

却是未嫌吾辈在,一枝开过竹巴篱。

(0)

除夜·其三

春缸落面滑于油,旋泼醅来不用篘。

穷鬼相随政相熟,莫题荼垒恼渠休。

(0)

春词·其五

一春直是柳风流,只恁风流只恁愁。

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0)

将入仙都

客如我亦未为俗,著我于中何忝渠。

苦作春阴愁又绝,蕙花香冷雨疏疏。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