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开卷日何长,草木萎黄又见苍。
坐榻几穿当膝处,飞萤多入照书囊。
荒庭鸟迹翻朝几,古寺钟声到夜床。
揽镜莫须愁鬓发,凌云终自达明光。
闭门开卷日何长,草木萎黄又见苍。
坐榻几穿当膝处,飞萤多入照书囊。
荒庭鸟迹翻朝几,古寺钟声到夜床。
揽镜莫须愁鬓发,凌云终自达明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书斋中沉浸于阅读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界的细微观察。首句“闭门开卷日何长”点明了诗人与世隔绝,专心于书籍的宁静生活。接着,“草木萎黄又见苍”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坐榻几穿当膝处”描述了长时间阅读后,书桌上的坐垫因膝盖摩擦而穿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投入阅读的状态。“飞萤多入照书囊”则以萤火虫飞入书囊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读书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知识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荒庭鸟迹翻朝几”写出了清晨庭院中的景象,鸟儿的足迹在石板上留下痕迹,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古寺钟声到夜床”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古寺的钟声穿透夜空,直达诗人的床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揽镜莫须愁鬓发,凌云终自达明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内心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热情永不减退,最终能够达到光明的彼岸。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曜炳天府,司禄辅时雍。
妥灵俨宫宇,垂光耀词锋。
牲齐蠲谷旦,英髦翕来宗。
桂旗降剡剡,瑶席瞻颙颙。
克诚致昭享,受嘏欣满容。
宾筵列左右,旅觯欢横纵。
美矣席上珍,何异金在镕。
联举属兹岁,青云升九重。
璧月初圆,彩云轻护,散雪叠冰凉馆。
张眉竞巧,赵瑟新成,整顿戏衫歌扇。
寿酒殷勤,娇语温柔,只愁杯浅。
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漏长更款。
良会久、细拥香肩,瑶庭闲步,共指渡河星点。
今朝此日,同祝卿卿,福寿禄星齐转。
但愿与君,歌舞常新,欢娱无算。
看河桥鹊架,重会双星燕婉。
天然灵种,遍尘寰、不许一枝分植。
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标格。
珠幄留云,翠绡笼雪,浅露宫黄额。
无双亭下,未容凡卉连璧。
犹是射虎归来,朱阑独倚,曾作东风客。
素态自羞时态改,何必铅华倾国。
舞影鸾孤,绕心蝶倦,占断春消息。
月明十里,坐中还记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