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这首词以"席帽聊萧"开篇,描绘了词人独自经过信陵君祠时的落寞情景,祠堂周围已是荒凉破败,败叶满目,仿佛东京客舍的衰败景象。秋风吹过,席帽险些被吹落,细雨飘洒,瓦片声声,更添凄凉。
词人触景生情,感叹古今兴衰,自身际遇与信陵君的豪情壮志形成鲜明对比,不禁悲从中来。他假设如果信陵君还在,定会理解他的感慨,因为词人自比毛薛之辈,不甘心居于原尝之下。然而,英雄已逝,只剩下老泪纵横,如同铅水般沉重地流淌,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哀叹。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信陵君祠的描绘,寓言自我命运的变迁,展现了清初文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