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涛声里,花关叩了元。
苔深僧不出,江静佛无言。
乱石禅机寂,眠龙水势尊。
寥寥放参罢,詶对久忘喧。
山色涛声里,花关叩了元。
苔深僧不出,江静佛无言。
乱石禅机寂,眠龙水势尊。
寥寥放参罢,詶对久忘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寺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涛声、花关、苔藓、僧人、江水、乱石和眠龙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山色涛声里,花关叩了元”以山色与涛声起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韵律的世界,紧接着“花关叩了元”,暗示着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被轻轻扣响,开始了新的篇章。
颔联“苔深僧不出,江静佛无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苔藓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僧人不出,佛无言,则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不为外界所动。江水的静谧与佛的沉默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颈联“乱石禅机寂,眠龙水势尊”则通过“乱石”与“眠龙”的对比,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寂静”与“尊贵”。乱石的“寂”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纷扰与外在世界的喧嚣,而眠龙的“水势尊”则寓意着内在力量的沉稳与尊贵,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的重要性。
尾联“寥寥放参罢,詶对久忘喧”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放下了繁琐事务,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中,最终达到了忘却尘世喧嚣的境界。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前文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超脱与内心平和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溽暑烦襟困郁蒸,挥毫落纸赋憎蝇。
窗中列岫清如洗,便拟移居最上层。
富贵逼人何日了,飘茵落溷徒纷扰。
况我身居华屋中,雕栏紫阁如蓬岛。
一望云霞一慨然,平生山水有深缘。
却思昨夜清凉梦,直到匡庐看瀑泉。
仙音泠泠供洗耳,浣尘正要聪明水。
一条白练玉龙飞,千古常新谁得拟。
长风浩浩袭衣轻,遥指天边桂月明。
万顷玻璃身一叶,人间何事更关情。
青云冉冉随风漾,蘧然一觉惊绡帐。
罗衾展转不成眠,恍忽犹疑行雾上。
烟消日出霁霞生,鸟语花间报早晴。
梦寐閒思何足忆,会当鼓翼指霄程。
五岳起方寸,烟霞积胸襟。
高怀多佳觏,奚必求山林。
积石写青山,磊落亦崎嵚。
割削擅化工,幽灵生妙心。
以兹育群才,巨细咸足任。
以兹参物理,取舍成升沈。
渊衷宁可量,小叩识元音。
愿贞构缔怀,良图古所钦。
迢递关河隔,天涯各一方。
相思愁万斛,忆别泪千行。
迹已空兰若,春还到海棠。
病中消岁月,客里惜韶光。
北雁传书远,南云引领望。
关心新节物,回首旧词场。
月落知情重,江流与梦长。
卷帘人寂寂,极目倚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