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中安两藏书,当时有诤未同居。
若教勘破西来意,紫气东行也不虚。
一阁中安两藏书,当时有诤未同居。
若教勘破西来意,紫气东行也不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一阁中安两藏书”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知识与智慧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当时有诤未同居”融入其中,暗示了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虽未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发生,但这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可或缺的。
“若教勘破西来意,紫气东行也不虚。”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追求的执着。这里的“西来意”可能暗指某种外来或深奥的思想理念,而“紫气东行”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与影响。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深奥的理念,那么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且真实的,不会徒劳无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深刻思考,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真理追求的坚定信念。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富有哲思又充满画面感的艺术世界。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
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
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