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青,寒渚碧,零落红衣暮。
流雪回风,阵阵芦花舞。
秋光欲断人肠,重阳过也,犹做作、满城风雨。
太匆遽。乍可一曲骊歌,便上兰舟去。
水云无际,何处寻前渡。
依稀认得归程,黄叶清江,是昨夜、梦中来路。
远峰青,寒渚碧,零落红衣暮。
流雪回风,阵阵芦花舞。
秋光欲断人肠,重阳过也,犹做作、满城风雨。
太匆遽。乍可一曲骊歌,便上兰舟去。
水云无际,何处寻前渡。
依稀认得归程,黄叶清江,是昨夜、梦中来路。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重阳节过后一天在扬州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憧憬。
开篇以“远峰青,寒渚碧,零落红衣暮”三句,勾勒出一幅凄美而静谧的画面:远处山峰呈现出一片青翠,寒冷的水边绿洲泛着碧色,夕阳下,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流雪回风,阵阵芦花舞”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雪花般的芦花在风中飞舞,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
“秋光欲断人肠,重阳过也,犹做作、满城风雨。”这几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重阳节已过的无奈。尽管秋日的风雨仍在继续,但这一切似乎都在加重着离别的痛苦。
“太匆遽。乍可一曲骊歌,便上兰舟去。”诗人感叹时间的匆匆,宁愿在离别之际唱起骊歌,乘着兰舟迅速离去,以逃避这份离愁。这里的“兰舟”象征着离别的船只,寄寓了诗人急于离开的心情。
“水云无际,何处寻前渡。”面对广阔无垠的水面和云雾,诗人不禁思考起如何找到前行的道路,隐含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探索。
最后,“依稀认得归程,黄叶清江,是昨夜、梦中来路。”诗人似乎在梦中找到了回家的路,那条路上铺满了黄叶,流淌着清澈的江水,是昨晚梦中的景象。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曾侍灵芝九日觞,登高从此共凄凉。
故乡江外烟波阔,上国云中道路长。
世事祇催蓬鬓雪,秋风不减菊花黄。
坐看鸿雁天涯远,甘醉茱萸盏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