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
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
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
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
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
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
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
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
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
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
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
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
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
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
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
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
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
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
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
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
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
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
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
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迁居》诗,描绘了诗人迁居城南村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淡泊宁静的哲学意味。
首句“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点明了诗人迁居的目的地——城南村,这里环境幽静,符合他内心的向往。接着,“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描述了新居的宽敞和布局,透露出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心设计和满意之情。
“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桧树、修竹、奇石相互映衬,既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诗人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
“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描绘了水源的清澈和屋檐上云雾的轻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强调了远离城市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则表达了在新居中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展现了诗人孝顺父母、勤奋读书的形象,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自我修养。
“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描绘了诗人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的场景,既有亲情的温馨,也有友情的温暖,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之道。
“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简朴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宁静,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表现了诗人热爱劳动、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同时也预示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安宁之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现实处境的反思。
“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并非完全超脱世俗之人,但仍然能够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满足,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迁居》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迁居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家庭、友情、劳动和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