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占高明因指顾,万人如蚁正卑喧。
江声忽起晚风急,一片斜阳过眼前。
地占高明因指顾,万人如蚁正卑喧。
江声忽起晚风急,一片斜阳过眼前。
这首诗描绘了高处俯瞰众生的景象,以“地占高明因指顾”开篇,巧妙地将视角提升至高处,仿佛站在云端,俯视下方的芸芸众生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动展现了人间的繁忙与喧嚣。
接着,“万人如蚁正卑喧”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众多人群比作微小的蚂蚁,形象地表现了人海的拥挤和嘈杂,同时也暗示了个体在大群体中的微不足道。
“江声忽起晚风急”则转而描绘自然界的动态美。随着一阵晚风的突然吹起,江水的波涛声也变得急促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动荡并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一片斜阳过眼前”以夕阳西下为结,画面感强烈,既是对一天结束的写照,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夕阳的余晖穿过视野,不仅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独特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人生如微尘,同一霄壤间。
可笑蠛蠓眼,但窥瓮中天。
钱塘俯沧海,八月壮涛澜。
始疑疋练横,旋作万马翻。
海门屹中开,方壶忽当前。
不知何巨鳌,为我戴三山。
银光射杰阁,玉笋垂朱栏。
须臾击飞雪,喷薄上帘颜。
相见各惊顾,日暮殊未还。
那知在空濛,但怪毛发寒。
平生云梦胸,始信宇宙宽。
安得凌云手,大笔如脩椽。
尽挽卷天浪,参差入豪端。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
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
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