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万卉苍烟稠,鸣鸟伐木声相求。
粤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楼。
洞门断隔市尘迹,澄心楼高几千尺。
本无竹肉奏新声,止有图书环四壁。
香烟忽起炉中蛇,话到羲皇日未斜。
素琴欲和高深调,猗兰太息知音遐。
凭栏且纵元龙目,白云控抱珠江曲。
灵洲西引樵云巅,天华东峙罗浮麓。
城头栋宇晕如飞,朝汉台荒霸业隳。
风幡法性今何在,穗石真仙迹亦微。
乾坤尚属浮沤沫,今古虚名能不没。
纵然苍狗浮云遮,万里虚空原自阔。
澄心常澄冥心期,万有何存众妄非。
胸中至乐是谁知,胸中至乐是谁知。
芳春万卉苍烟稠,鸣鸟伐木声相求。
粤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楼。
洞门断隔市尘迹,澄心楼高几千尺。
本无竹肉奏新声,止有图书环四壁。
香烟忽起炉中蛇,话到羲皇日未斜。
素琴欲和高深调,猗兰太息知音遐。
凭栏且纵元龙目,白云控抱珠江曲。
灵洲西引樵云巅,天华东峙罗浮麓。
城头栋宇晕如飞,朝汉台荒霸业隳。
风幡法性今何在,穗石真仙迹亦微。
乾坤尚属浮沤沫,今古虚名能不没。
纵然苍狗浮云遮,万里虚空原自阔。
澄心常澄冥心期,万有何存众妄非。
胸中至乐是谁知,胸中至乐是谁知。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澄心楼春眺》描绘了春天万物生长,芳草丛生,烟雾缭绕的景象,鸟儿鸣叫,仿佛在树林间寻求伴侣。诗人漫步于广东的何公囿,登上澄心楼,远离尘世喧嚣。楼内清静,只有图书环绕,没有世俗音乐,只有炉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与远古的羲皇时代相映成趣。
诗人抚琴欲弹高雅之音,感叹知音难觅,如同《猗兰操》中的叹息。他凭栏远眺,视野开阔,珠江蜿蜒,灵洲、樵云、罗浮山尽收眼底,而历史遗迹如朝汉台的衰败,让人思考风幡法性的消逝和穗石真仙踪影的模糊。诗人感慨世间万物如泡沫般短暂,但即使浮云蔽日,宇宙的广阔和内心的澄明依然不变。
最后,诗人强调内心深处的快乐唯有自己能感知,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
时平尚文治,策士明光宫。
龙沙公子清且美,玉立芙蓉照秋水。
前席才名贾谊贤,出关气槩终军伟。
恭捧帝符临下方,卿云五色分天章。
星轺小驻武陵驿,炎海六月生清凉。
宣朝廷德,意问闾阎。疾苦游民,亦占籍编。
户悉按堵,力役均平赋敛轻,去者讴歌来鼓舞。
观风采谣,乃使之职。任贤使能,惟帝之德。
目击盛事,岂容缄默。
乃歌曰: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
八十衰贫百无补,茅檐击壤歌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