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树采桑易,高树采桑难。
日出采桑去,日暮采桑还。
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
二眠才起近三眠,此际祗愁风雨恶。
割鸡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
但愿公家租赋给,一丝不望上侬身。
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
收蚕犹未是閒时,却共皃夫勤稼穑。
低树采桑易,高树采桑难。
日出采桑去,日暮采桑还。
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
二眠才起近三眠,此际祗愁风雨恶。
割鸡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
但愿公家租赋给,一丝不望上侬身。
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
收蚕犹未是閒时,却共皃夫勤稼穑。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采桑妇》描绘了一位勤劳的农妇在春日里采桑养蚕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低树易,高树难”的对比,展现出采桑工作的艰辛,日出而作,日暮而归,体现了农妇的辛劳。她专心致志地喂养蚕宝宝,对花开花落毫不关心,只关注蚕的生长和家庭生计。
“二眠才起近三眠”描述了蚕的成长阶段,此时的农妇担忧风雨会损害蚕的生长。接下来,她祭拜蚕神,祈求蚕丝丰收,即使自己承受辛苦,也希望国家的赋税能顺利缴纳,个人不求过多的回报。诗人以农妇的视角表达了对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最后两句,“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暗示了农妇因为丈夫免于官府征役,得以安心劳作,而她自己则无需过多修饰,全身心投入农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采桑妇平凡而又坚韧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