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墨歌寄林明叔》,通过赠送古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和珍视之意。开篇“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两句直接了当地传达了赠送之物及其价值,显示出诗人对这份礼物的自豪与重视。
紧接着,“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两句则描绘了古墨的历史悠久和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强调了其珍贵程度。这里的“溧阳”指的是产墨之地,而“几千年”、“三万杵”则是夸张手法,用以凸显这块石墨的不凡来历。
诗人接着写道:“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这里表明了诗人对这份古墨曾经的珍视,以及现在愿意分出一部分给予好友林明叔。这种割爱之举,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在“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两句中,诗人设想着将来的某个时刻,他会在秋天的西风中准备行囊,这里的“办行李”隐含着即将离别的情感。
随后,“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表明诗人对这份古墨的珍视,以及在他心中的位置。这里的“书囊无底”暗示了诗人的收藏爱好,而“检点笥中惟有此”则强调了这份礼物在诗人心目中的独特价值。
最后,“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和“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两句中,诗人嘱咐林明叔在使用这份古墨时要保留一些余墨,并且提及了另一个关于浯溪的纪念之物,表达出希望通过这些物品传递情感和记忆。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他对笔墨艺术的重视。通过赠送这份古墨,诗人不仅传递了实际的物质价值,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情怀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于友谊、艺术与物品背后故事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笙簧缭绕,书鼓声喧,佳人对舞绣帘前。
高卷铺衬,广列华筵。
人人献香祝寿,捧流霞,永庆高年。
名香爇,睹重重华盖,金兽喷烟。
一愿皇恩频降,松柏对龟鹤,彭祖齐肩。
二愿子子孙孙,尽贡三元。
石崇富贵也休夸,陆地神仙。
更三愿,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卿寺方森棘,侯邦屡建旂。
才锋周物理,智烛见神机。
寿远眉毫秀,身康鬓雪稀。
翠筠高挺节,古柏暗增围。
云陛朝升对,铜符夕佩归。
灌苗潜致茂,针瘼坐令肥。
召杜名方重,松乔志所希。
非才学诗礼,多幸奉庭闱。
叶载神龟稳,雏随彩凤飞。
晨昏趋膝下,永着老莱衣。
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
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
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