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全文
明 / 陆师道   形式: 古风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

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

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

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

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

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

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

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

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

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

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

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

胡床醉剧金鳌背,徙倚凭栏酒频酹。

薄云灏气互吐吞,坐看东天尚蒙昧。

须臾光射灵虚宫,玉盘飞出沧海东。

金波奕奕掣千电,彩云皎皎腾双虹。

时时清汉微氛度,隐隐冰轮驰薄雾。

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归路。

画鹢翩翩凌广寒,俯看碧浪跃银丸。

百花洲边花色昼,花中楼阁明朱栏。

此时杯行何足数,歌声遏云酒如雨。

庾公长啸兴不浅,阮籍沈酣狂欲舞。

莫愁露湿紫绮裘,月光常随青翰舟。

君不见胥门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烛游。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师道的《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描绘了秋天清风丽日下的阖闾城西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船在百斛之水中平稳如屋,瑶席锦帆在湖面上空明如镜的场景。接着,他描绘了黄山西侧的古横塘和云深的五坞,以及飞桥跨过石湖口的壮观画面。

夕阳西下,诗人与友人在郊台上饮酒赏景,山色湖光相互映照,唤起对故人伯图的怀念。随后,诗人漫步紫薇村,欣赏湖光荡漾、梵王阁被夕霏笼罩、松径穿寺的宁静景象。夜晚,山寺的钟磬声与月光相伴,诗人醉酒中仍期待着月色渐浓。

随着夜色渐深,月光洒在湖面,诗人乘舟泛游,欣赏百花洲边的花色和楼阁,歌声与酒水交织成欢乐的气氛。诗人与友人沉浸在这月夜美景中,忘却时间,直至月上中天,金波闪烁,彩云环绕,清辉照亮归途。

最后,诗人以胥门的历史典故结尾,感叹为何不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尽情游乐,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月下畅游的雅趣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陆师道
朝代:明

(1511—1574)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传,号元洲,改号五湖。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礼部。以养母告归,师事文徵明。善诗文,工小楷、古篆、绘事。后复起,官至尚宝司少卿。有《左史子汉镌》、《五湖集》。
猜你喜欢

论功歌诗二首·其二嘉禾歌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覆。

冬同云兮春霢霂。膏泽洽兮殖嘉谷。

(0)

榆钱

绿荚玲珑乱掷钱,青蚨散出暮春天。

一囊倾尽因风赠,万个飘来藉柳穿。

柱杖徒劳空忆挂,抛珠却喜可同圆。

谁能买得韶光住,唯有新荷共碧鲜。

(0)

秦淮

凄凉苔藓掩金钗,无复笙歌动六街。

回首南朝无限恨,杜鹃声里过秦淮。

(0)

即席分赋得卖花声·其一

何处来行有脚春,一声声唤最圆匀。

也经古巷何妨陋,亦上荆钗不厌贫。

过早惯惊眠雨客,听多偏是惜花人。

绝怜儿女深闺事,轻放犀梳侧耳频。

(0)

题橘洲僧楼

搴裳涉芳洲,泽国草萋碧。

湘柳摇青春,湘花比颜色。

淼淼烟波独倚楼,楚天望断木兰舟。

此间自古多离别,日暮江空我欲愁。

(0)

豫章别曾克庵归吉水·其二

孤诣研覃理契微,风尘毕竟赏音希。

过驹空叹良时失,覆鹿寻思旧梦非。

毋向穷途感知己,不堪游子说庭闱。

天涯同有思亲泪,况是君归我未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